基于超融合的容器应用入云场景,是继续采用超融合架构,还是用裸金属替代?

应用:原来就运行在超融合环境的应用,并且已经完成容器化改造
背景:伴随着企业的整体云化以及信创战略,需要决策这部分应用平台的去留问题

投票选项【单选】

  • 抛弃超融合,完全转向企业整体的云化战略平台
    0%
  • 保留超融合,日后伴随着业务的升级、改造、重塑过程,逐步转向企业的主流云化资源池
    0%
参与194
  • hht202208  hht202208
    伴随着云化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全面上云应该是一种趋势,降本增效重压之下,全面上云也是一种解脱。云上系统的稳定性也已经得到了长久的验证,反而是超融合的各种限制,在实际生产中极大的限制了生产力。
    2023-05-19

各方声音(9)

王小那个鑫 王小那个鑫 联盟成员 数据库运维工程师 乐山市商业银行
Luga Leeyulu4314hw7791 等赞同了此讨论
立场: 抛弃超融合,完全转向企业整体的云...
我是比较同意放弃超融合,使用整体云化战略平台的,由于已经完成了容器化的改造工作,那么上云来说应该相对更加简单,云平台就是针对容器化、微服务应运而生的,能让容器发挥出更加强大的特性和性能。同时,云平台更看重的是分散、分布式,多节点协作,而超融合更加偏向的是将资源集中整...显示全部

我是比较同意放弃超融合,使用整体云化战略平台的,由于已经完成了容器化的改造工作,那么上云来说应该相对更加简单,云平台就是针对容器化、微服务应运而生的,能让容器发挥出更加强大的特性和性能。同时,云平台更看重的是分散、分布式,多节点协作,而超融合更加偏向的是将资源集中整合,让集中式的资源发挥出更加强的性能,但是从节点数量以及冗余程度来说都可能没有云平台具有优势。

收起
银行 · 2023-05-18
浏览1615
menglunyang menglunyang 课题专家组 系统工程师 中国银行
Luga Leestefaniesun挚爱咖啡 等赞同了此讨论
立场: 保留超融合,日后伴随着业务的升级...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首先,我认为超融合和云化并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协同的技术。超融合是一种在本地数据中心实现虚拟化和集成的架构,而云化是一种将资源和服务迁移到云端的模式。两者都可以为企业提供灵活、高效、可扩展的IT基础...显示全部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超融合和云化并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协同的技术。超融合是一种在本地数据中心实现虚拟化和集成的架构,而云化是一种将资源和服务迁移到云端的模式。两者都可以为企业提供灵活、高效、可扩展的IT基础设施,但也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超融合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安全性和兼容性,适用于处理高性能计算、敏感数据和特定应用等场景。超融合的劣势在于它需要更多的硬件投入、管理成本和维护成本,且不易实现跨地域和跨平台的资源共享和服务调用。

云化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提供更好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适用于处理各种工作负载、动态需求和新型应用等场景。云化的劣势在于它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网络延迟、安全风险和兼容问题,且需要适应不同的云服务商和云平台的标准和规范。

因此,我认为企业在选择超融合或云化时,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数据中心需求、成本预算、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而不是一刀切地抛弃或保留。可能有些应用更适合继续运行在超融合环境中,而有些应用更适合迁移到云端。也可能有些应用可以采用混合云或多云的方式,实现超融合和云化的最佳结合。

总之,我认为超融合和云化都是有价值的技术,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实现资源和服务的最优配置。

收起
银行 · 2023-05-18
浏览1589
  • pysx0503  pysx0503
    的确。两种技术单纯的对比上很难说孰优孰劣,影响用户选择技术的因素也不仅仅是技术架构本身,还有用户自身的资金预算。技术储备,对业务可靠性的要求等等因素。所以我也觉得两种技术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互补协作关系,可能会有一种情况让用户不得不二选其一,就是用户的资金,技术储备,业务规模等因素没有办法支撑两种技术并存的混合云,不得不在两者之间选择其一。
    2023-05-18
朱向东 朱向东 课题专家组 高级工程师 某银行
Luga Leestefaniesun挚爱咖啡 等赞同了此讨论
立场: 抛弃超融合,完全转向企业整体的云...
选择采用超融合架构还是裸金属替代,取决于企业的具体需求和业务场景。超融合架构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提供高度集成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同时还可以提供虚拟化和管理功能,这使得它非常适合于构建密集型应用和虚拟化环境。如果企业的应用需要高度的可用性和弹性,超融合架构可能...显示全部

选择采用超融合架构还是裸金属替代,取决于企业的具体需求和业务场景。超融合架构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提供高度集成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同时还可以提供虚拟化和管理功能,这使得它非常适合于构建密集型应用和虚拟化环境。
如果企业的应用需要高度的可用性和弹性,超融合架构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超融合架构的集成性和可管理性也使得它在部署和管理大规模容器集群时更为方便。
如果企业的应用需要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硬件资源利用率,那么裸金属架构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裸金属架构可以提供更接近硬件的访问,并且避免了虚拟化带来的性能开销。
所以,在选择超融合架构和裸金属架构之间,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应用需求、性能要求和管理成本,从而选择最适合企业的方案。

企业的业务快速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后,必定需要更高的可扩展性、更灵活的部署和更有效的资源利用率要求,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和自主权,所以,可能演变为抛弃超融合,完全转向企业整体的云平台。

收起
银行 · 2023-05-18
浏览1597
陈宇 陈宇 系统工程师 某银行
挚爱咖啡twt社区管理员甘草片 赞同了此讨论
立场: 抛弃超融合,完全转向企业整体的云...
容器运行在裸金属架构上肯定是最合适的,没必要在容器外面再套一层虚拟化。如果用来跑虚拟机,那么超融合是比较合适的。显示全部

容器运行在裸金属架构上肯定是最合适的,没必要在容器外面再套一层虚拟化。如果用来跑虚拟机,那么超融合是比较合适的。

收起
银行 · 2023-05-21
浏览1282
tri7stan tri7stan 联盟成员 系统运维工程师 泸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甘草片twt社区管理员挚爱咖啡 赞同了此讨论
立场: 抛弃超融合,完全转向企业整体的云...
其实这两不矛盾的,超融合架构本身可以作为云计算平台的底座子集,重点在于企业自身整体的上云策略。根据企业自身技术栈,实践,运维能力和相关成本决定。显示全部

其实这两不矛盾的,超融合架构本身可以作为云计算平台的底座子集,重点在于企业自身整体的上云策略。根据企业自身技术栈,实践,运维能力和相关成本决定。

收起
银行 · 2023-05-19
浏览673
light_hu86 light_hu86 系统工程师 某省金融
甘草片twt社区管理员挚爱咖啡 赞同了此讨论
立场:
现有云化产品和技术的对容器应用的日常管理和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也有不少局点采用云化、容器云的场景在跑生产业务,且运行稳定,性能也不差。相比于传统的超融合架构,采用容器跑在虚拟机上,存在着超融合与容器平台对接问题,涉及的链路也比较长,意义和效果也没有云化那里便利和明显...显示全部

现有云化产品和技术的对容器应用的日常管理和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也有不少局点采用云化、容器云的场景在跑生产业务,且运行稳定,性能也不差。
相比于传统的超融合架构,采用容器跑在虚拟机上,存在着超融合与容器平台对接问题,涉及的链路也比较长,意义和效果也没有云化那里便利和明显。

收起
银行 · 2023-05-19
浏览603
Senko lee Senko lee 课题专家组 系统架构师 江西裕民银行
twt社区管理员挚爱咖啡甘草片 赞同了此讨论
立场: 抛弃超融合,完全转向企业整体的云...
可以根据业务场景特点,尽量向云化平台转移,超融合只是一个过渡阶段产品,从整体的规划性、操控性、便利性、兼容性考虑,完全向云化战略平台转移是趋势!显示全部

可以根据业务场景特点,尽量向云化平台转移,超融合只是一个过渡阶段产品,从整体的规划性、操控性、便利性、兼容性考虑,完全向云化战略平台转移是趋势!

收起
银行 · 2023-05-19
浏览613
jiachao jiachao 网络工程师 银行
挚爱咖啡twt社区管理员甘草片 赞同了此讨论
立场: 抛弃超融合,完全转向企业整体的云...
以所观察到的现有情况及未来趋势,金融行业里面超融合不是主流架构,也不太可能是未来主流发展方向,建议抛弃超融合,转向整体的云化战略。显示全部

以所观察到的现有情况及未来趋势,金融行业里面超融合不是主流架构,也不太可能是未来主流发展方向,建议抛弃超融合,转向整体的云化战略。

收起
银行 · 2023-05-18
浏览742
cc cc 联盟成员 其它 城市商业银行
甘草片 赞同了此讨论
立场: 保留超融合,日后伴随着业务的升级...
结合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的情况,循序渐进吧显示全部

结合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的情况,循序渐进吧

收起
银行 · 2023-05-18
浏览615

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相关文章

投票状态

  • 发布时间:2023-05-18
  • 关注会员:30 人
  • 投票浏览:10962
  • 最近讨论:2023-06-06
  •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