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简介
企业组织为防止生产数据中心由于灾难(火灾、地震、断电)等原因无法运行,预先设立一个或多个备份数据中心,并且在生产中心无法工作时,备份中心能够在规定的恢复时间内迅速接管关键应用从而保持业务的连续性。灾备恢复是以IT为核心生产力的企业保证组织业务连续性的最后一道防线。银保监会更是自2018年开始便对保险公司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建设标准提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在开业的5个经营年度内需完成灾备中心建设。
灾备的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新兴的分布式集群容灾、超融合技术、云网联动、多云多AZ等新生态解决方案也加入到灾备建设中,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但保险公司业务的典型特征很大程度的限制了灾备建设的发展和技术的选择:在系统架构上,保险行业的业务系统体态庞大,呈现出“大核心、多分支”的体系,业务应用类型、版本一致性高。业务逻辑上,分支乃至各系统之间交互频繁、关联度高,交互过程对时间等重要变量极其敏感;在资源架构上,因历史规划布局的原因,传统的小型机、存储的架构较为普遍。
对保险公司来说存储复制、数据库复制、跨DC集群HA等灾备技术一直作为其重要的的灾备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保险企业异地灾备建设主要有三大技术路线:第一,选择基于数据库异地容灾复制技术如Oracle ADG 、 DB2 HADR、SQLSERVER allwayson或者其他数据库复制技术。具体来说就是两个站点的数据库存主从关系,通过在灾备站点传输然后应用活动日志使备库实时保持数据同步,备库通常为没有打开的状态,启用备库需要进行切换。第二,选择基于存储的远程异地复制技术,主中心、同城、远程存储设备间建立同步或异步数据复制,存储层数据复制可做到block to block的增量复制所以复制效率非常高。但存储层复制对于带宽、时延、DWDM传输链路质量等条件要求都比较高。第三,可以借助第三方同步、复制软件的方式进行容灾数据复制。
9月28日,针对保险行业异地灾备数据复制技术选型,社区将邀请保险行业技术专家、戴尔科技技术专家与保险行业负责异地灾备项目的技术骨干一同交流探讨,欢迎保险行业从事灾备领域的会员关注和参与。
核心议题:
1. 数据级、存储级和数据库级,异地灾备数据复制技术3大技术路线各有哪些优缺点?
2. 保险行业异地灾备数据复制技术路线应该如何选择?
3. 针对数据级异地灾备技术路线,如何进行方案设计?
4. 针对基于存储的远程异地复制技术路线,如何进行方案设计?
5. 针对基于数据库的异地容灾复制技术路线,如何进行方案设计?
支持企业:
互动嘉宾:
李小平 某保险 信息技术经理
主要负责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基础架构规划和建设,擅长灾备、服务器、存储等基础架构领域技术。
社区ID:chengliangliang 某大型保险公司 系统工程师
主要负责技术领域:X86、linux操作系统、虚拟化、存储、存储SAN网络、K8s、docker容器。
王光远 Dell EMC 高级系统工程师
IT行业近20年经验,长期从事数据备份领域的技术支持和方案规划工作,熟悉金融领域的IT环境中数据保护的行业需求、客户案例以及最佳实践。
曲波 Dell EMC 解决方案架构师
新时代的农民工兄弟,IT圈混迹近20载,干过备份,搞过大数据,现在专精于存储基础架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