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企业异地灾备建设数据复制三大技术路线优劣势分析对比?

保险企业异地灾备建设主要有三大技术路线: 基于数据库异地容灾复制技术\基于存储的远程异地复制技术\借助第三方同步、复制软件的方式进行容灾数据复制,异地灾备数据复制技术3大技术路线各有哪些优缺点?

参与23

8 同行回答

huijx huijx 系统运维工程师 某银行
基于数据库异地容灾复制技术首推方式。既然是异地灾备,那么RPO要求不应该为0,数据库复制方式是最合理的方式。资源占用少,灾备复制与其他系统的粘合度小,而且有厂商背书。数据库灾备首选。基于存储的远程异地复制技术主要是在数据、应用等正好集中存放的场景下使用。复制效率...显示全部

基于数据库异地容灾复制技术
首推方式。既然是异地灾备,那么RPO要求不应该为0,数据库复制方式是最合理的方式。资源占用少,灾备复制与其他系统的粘合度小,而且有厂商背书。数据库灾备首选。

基于存储的远程异地复制技术
主要是在数据、应用等正好集中存放的场景下使用。复制效率高,复制配置简单。但是灾备端恢复操作复杂花费时间长。适用于RPO要求较高,但是RTO较长的场景。

借助第三方同步、复制软件的方式
配置复杂,有许可情况下成本高,运维工作量大。适用于数据分散而且数据量较小的场景,通常作为以上两种方式的补充。

收起
银行 · 2021-10-28
浏览1054
chenmingfu chenmingfu 课题专家组 基础架构组长 西部某城商银行
基于存储底层复制:需要生产中心与异地灾备中心存储设备保持品牌型号一致,对硬件设备强依赖,可以较好的保证RPO指标,但是无法保证RTO指标,切换较为复杂,切换时效性难以保证;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复制:灾备切换较为方便,与底层硬件设备不相关,无需保持两端硬件设备型号品牌一致性,在非批量...显示全部

基于存储底层复制:需要生产中心与异地灾备中心存储设备保持品牌型号一致,对硬件设备强依赖,可以较好的保证RPO指标,但是无法保证RTO指标,切换较为复杂,切换时效性难以保证;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复制:灾备切换较为方便,与底层硬件设备不相关,无需保持两端硬件设备型号品牌一致性,在非批量时间段RTO指标一般可以控制在10分钟以内,切换时效性较高,能满足当前监管容灾指标要求,且RPO指标也可以保障,建议采用该技术实现容灾,我单位就是要该技术实现数据库层容灾,非常便于灾备切换演练。
基于三方软件的复制:需要依赖额外第三方复制软件,涉及软件兼容性,还需要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安装软件等等,可能会对服务器造成一定的资源占用。。。

收起
银行 · 2021-10-27
浏览1071

问题来自

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相关文章

问题状态

  • 发布时间:2021-09-16
  • 关注会员:10 人
  • 问题浏览:4214
  • 最近回答:2021-10-28
  •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