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M 7.1在两地数据中心建设中的优势。

围绕灾备系统的建设,使用TSM备份软件的节点复制功能进行两地数据中心的数据复制,实现数据级的灾难保护。在新增了云池的技术之上,TSM对于灾备系统的建设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方法。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是否可以抛开存储设备的重复数据删除功能,而尽量减少带宽占用的进行灾备数据传... 显示全部

围绕灾备系统的建设,使用TSM备份软件的节点复制功能进行两地数据中心的数据复制,实现数据级的灾难保护。在新增了云池的技术之上,TSM对于灾备系统的建设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方法。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是否可以抛开存储设备的重复数据删除功能,而尽量减少带宽占用的进行灾备数据传输?在异步数据复制的过程中,是否有手段控制起停而保证生产带宽?

收起
参与6

返回tigerk 的回答

tigerk tigerk 系统工程师 IBM

首先TSM提供的是数据级别的灾备。云池将备份数据保存在公有云/私有云存储中,通常来讲公有云/私有云存储可能比传统自建存储系统提供更广的地域支持(省/国家),另外大部分云存储提供数据跨数据中心复制功能,对于备份数据多了一分保护。保存在云池的数据是去重/压缩/加密的(TSM 开箱即用的去重/压缩/加密引擎),首先就减少了备份的量。

考虑到公有云的网络带库问题,TSM 支持在本地给云池配置一个目录池cache, 备份数据先备份/归档到本地的目录池cache, 然后后台根据一定策略将cache中数据迁移到云池里,增强云池备份的性能。

复制数据到云池的过程简单讲支持断点续传,可以停止再从新开始,系统会自动识别已复制数据,复制剩余数据。

云池的出现,支持很多用户场景,比如归档长期数据到云池,利用云池做数据灾备,利用云池便利异地数据恢复,直接把云池作为主备份池(私有云存储,带库足够)等等。

云池和目录池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基于新TSM 开箱即用的在线去重/压缩引擎。很多细节问题可以参考

云池和目录池的答疑:

Directory-container storage pools FAQs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ommunity/wikis/home?lang=en#!/wiki/Tivoli%20Storage%20Manager/page/Directory-container%20storage%20pools%20FAQs

Cloud-container storage pools FAQs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ommunity/wikis/home?lang=en#!/wiki/Tivoli%20Storage%20Manager/page/Cloud-container%20storage%20pools%20FAQs

软件开发 · 2016-10-21
浏览1766

回答者

tigerk
系统工程师 IBM
擅长领域: 备份存储灾备
评论86

tigerk 最近回答过的问题

回答状态

  • 发布时间:2016-10-21
  • 关注会员:3 人
  • 回答浏览:1766
  •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