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中平台建设的基础架构是什么样的?

数据集中平台数据量大且繁杂,其中信息价值也比较高,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存储、处理、查询和分析,那么就可为医生做出更为科学和准确的诊断,或者帮助研究新的医疗方法。然而,如何将海量、复杂的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保护成本降至最低,同时还能对此进行实时或准实时的处理、查询和响应?

参与24

5同行回答

zwmbjzwmbj系统架构师深圳市华成峰实业有限公司
结构化数据,可以考虑ibm svc+flashsystem的方式,热点数据自动easy tier至闪存上,非热点数据放在普通盘上,既保证性能又保证资产价值。非结构化数据,可以考虑IBM 的 gpfs,属于海量数据存储方案,如影像数据,可在线不断增加空间,属于PB级方案。...显示全部

结构化数据,可以考虑ibm svc+flashsystem的方式,热点数据自动easy tier至闪存上,非热点数据放在普通盘上,既保证性能又保证资产价值。

非结构化数据,可以考虑IBM 的 gpfs,属于海量数据存储方案,如影像数据,可在线不断增加空间,属于PB级方案。

收起
系统集成 · 2015-12-30
浏览1926
叶均亮叶均亮技术总监深圳锐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理解,这个问题主要涉及的并不单纯在存储,而主要关注数据获取与使用的两端。针对医疗IT领域的技术实现及医疗海量数据本身的价值,在业内都还存在分歧,不过已经有些许尝试摸索,可供各位同仁借鉴:1、集成平台的建设2、BI数据挖掘分析集成平台的建设,是BI得以开展的基础,实现数据...显示全部

个人理解,这个问题主要涉及的并不单纯在存储,而主要关注数据获取与使用的两端。针对医疗IT领域的技术实现及医疗海量数据本身的价值,在业内都还存在分歧,不过已经有些许尝试摸索,可供各位同仁借鉴:

1、集成平台的建设

2、BI数据挖掘分析

集成平台的建设,是BI得以开展的基础,实现数据的清洗、上传、存储、流转。国内医疗IT领域对集成平台的认知,大约始于2011年前后的区卫信息化建设,之后又有所发展,到如今一个主要的认知共识为:以EMR为中心,通过集成平台建设实现院内各医疗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层面交互,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数据集等标准。在技术实践中,特别是中间件技术中,orion渐脱颖而出。在案例中,以我个人了解,北方何雨生老师就任期间的中日友好医院,以及南方深圳的港大医院,集成平台建设与应用较具代表性。以承建方来看,昙花一现的凯歌(后解体,目前凯华有继承),以及北大医信值得推荐。从咨询机构方面看,埃森哲是首选。

BI数据挖掘分析,则目前的市场割据态势不明,专业面向医疗行业分析应用的案例还较少,目前的建设中着重突出的还是面向管理层的决策分析。而针对医疗病种分析、疾病统计等,还比较的少。如果硬要从BI承建方考虑,我个人投永洪1票。

此外,对亚健康、慢病监管所产生的生理体征数据,是否有价值,如何存储、使用,还是一个争议话题。

收起
系统集成 · 2015-12-30
浏览2004

提问者

s6dong
s6dong1729
it技术咨询顾问东软集团
擅长领域: 存储服务器灾备

问题来自

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相关文章

问题状态

  • 发布时间:2015-12-30
  • 关注会员:7 人
  • 问题浏览:7693
  • 最近回答:2015-12-30
  •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