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dx619
作者jndx619·2022-09-20 15:49
工程师·浪潮商用机器企业云创新中心

基于K1 Power 系统平台升级方案建议

字数 2093阅读 766评论 0赞 0

背景说明:

近几年,客户信息化建设持续投入,借助于各类先进技术,比如虚拟化、超融合、分布式、云计算、大数据等,建设符合不同生产业务场景的硬件平台,采用虚拟化网关,实现了数据的双活架构,完成了数据的近线和离线存储备份,比较完备的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实现实时数据保护,并完成双活数据中心的规划建设,保障了各类业务系统的连续性, 承载了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现有某一关键业务系统硬件平台投产多年 , 已超过设备的使用生命周期 , 硬件平台的稳定性逐渐下降 , 对该生产业务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导致现有存储容量、性能和稳定性都难以保证未来 5 ~ 8 年的业务发展需要,因此该套生产系统硬件平台亟需升级改造 , 以适应当前和未来业务发展要求。

现状分析:

现有生产系统硬件计算平台上线于 2014 年,采用 2 台 IBM P740 作为生产,部署 Oracle RAC 架构,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业务压力较大,通过监控数据看, CPU 资源利用率 70% 左右,内存利用率已超过 80% ,现有资源已非常紧张。

同一园区的另一个机房备份系统采用 2 台 IBM 刀片服务器,两个机房通过 Oracle ADG 方式,实现两个机房的数据库高可用架构。

两个机房现有存储资源均通过 IBM SVC 统一纳管,实现存储层面的双活架构部署,现有生产存储以 IBM V7000 为主,目前核心两台 V7000 存储容量比较紧张,空间使用率也已超过 80% 。

现有 SAN 网络,端口速率最大到 8Gb ,无法进一步提升 IO 性能,无法应对未来全闪存储架构下的 IO 带宽要求。

升级方案建议:

经过与客户的充分沟通,客户对于 Power 的稳定性非常认可,多年来基本没有出现影响业务系统运行的故障,因此一直没有针对这套系统硬件平台升级的规划,后续新上的系统均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前面提到的虚拟化、超融合等,但是对于这套关键的业务系统,软件版本的升级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更多的是模块的增加和修正,因此客户倾向于保持现有硬件架构模式不变,基于此,根据客户现状及遇到的相关问题,本次升级方案建议如下:


业务系统计算平台升级两台新的 K1 Power K8850G2 服务器,部署实时数据库集群 Oracle RAC ,支持 7x24 有效的数据库系统,实现故障容错和无缝切换功能,通过横向扩展提高交易数和连接数,通过并行执行技术提高事务响应时间;现有平台可以充分利旧,替换在园区另一机房使用,作为灾备系统和历史库查询使用,提高业务系统的容灾能力,并充分利用历史数据。

本次升级采用最新一代基于 Power9 处理器的高端企业级国产关键业务服务器 , 同等 16 核心配置下,升级机型相比于现有机型 CPU 性能提升 1.6 倍以上,升级机型如果配置 32 核心,相比于现有机型 CPU 性能提升 3 倍以上,因此即使配置 2 颗处理器,也能满足现有客户业务需求。采用企业级关键业务服务器,安全性、可靠性更高,能够更加稳定的支持核心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存储平台 升级 2 台 IBM FlashSystem 7300 全闪 NVME 存储,配置 24 块 NVME 硬盘(单盘 4.8 TB FlashCore Modules (FCM) ),整合业务系统核心数据, 2 台全闪存储双活部署,实现本地高可用;现有核心存储利旧,部署在备份机房,实现两中心存储容灾架构。

该存储支持 NVMe over Fabrics 以实现最高的端到端存储性能。利用 IBM FlashCore 增强型存储介质 , 提供非凡的闪存密度和存储容量 , 同时实现低至 50 微秒的延迟。专用的 FlashCore Modules (FCM) 利用强大的硬件加速型的内置压缩技术 , 提供一致的数据压缩 , 不会影响整个范围的工作负载。支持将数据从一个存储系统移动到另一个存储系统 , 或在阵列之间移动数据 , 同时保持对数据的访问。

该系统平台 SAN 网络升级 2 台 48 口光纤交换机,采用 32Gbps 端口速率,整合现有 SAN 网络,新的光纤链路速度和低 50% 的延迟使网络为 NVMe 闪存阵列等存储创系统提供了新的动力,每台服务器分别连接到两台光纤通道交换机上,存储磁盘阵列分别连到两台光纤通道交换机上。这样每台服务器到磁盘阵列都有两条通道,形成高速度、互为备份的存储连接通道,任何一路故障都不会影响服务器对存储设备的访问。

总结:

基于客户的认可及 K1 Power 强大的稳定性,本次升级方案依旧保持同架构升级, AIX 操作系统运行 Oracle RAC 作为大型数据库系统平台,案例众多,非常成熟,是经过各行业关键业务验证的最佳组合;原有数据库 + 操作系统版本可以无缝迁移; 此次业务系统平台资源配置相比原有设备具备足够的性能提升,以满足未来 5-8 年业务增长的压力。原有设备充分利旧,保持 Oracle ADG 架构模式,即作为业务连续性的有效补充,也充分降低了双活容灾采购成本,保障了客户的投资。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0

添加新评论0 条评论

Ctrl+Enter 发表

作者其他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