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简介
核心系统是企业最为重要的系统,尤其是金融行业,它是金融企业的生命线, 一旦信息科技风险越过了这条底线,企业的整个金融信息系统将全面瘫痪,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为了牢牢守护住这条命脉,企业一直在不断的寻求更好的技术和更优的解决方案,来对核心系统的优化之路进行探索,这其中之一便是核心系统存储双活建设。
传统的核心系统存储都是采用集中式存储,通过搭建两地三中心的存储架构来防范核心系统数据的物理性错误,并通过数据备份来防范数据的逻辑错误。然而目前的两地三中心存储架构为主备架构,一来如果主存储发生故障,必然需要进行存储主备切换,由于核心系统数据量巨大,切换时间漫长,即使成 功切换之后 RPO=0,RTO 也不少于 10 分钟;二来虽然备存储实时存在一份和主存储一样的数据副本,但是这份副本长时间不对外提供读写服务,资源使用率低倒也无所谓,这份副本能否在切换之后正常使用,是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所以企业每年都会定期进行灾难演练,提升灾难预防能力,确保灾难发生后能够快速恢复业务,满足业务稳健快速发展需要,也是容灾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也可能是出于对这份备副本的“不放心”。 基于这两点,核心系统是有需要进行双活架构的转型,来尽量降低故障带来的影响,满足 RPO=0,RTO小于 1 分钟的要求,而转型的最关键一步便是存储双活。虽然存储双活技术方案层出不穷,几乎所有主流的存储厂商都有一套甚至多套存储双活技术解决方案,但是一定要经过实践以及容灾真实演练过才是靠谱放心的方案,演练是唯一能检验方案是否合理、灾难发生时切换过程是否流畅、容灾系统是否能完全接管生产中心的运行任务最有效的手段。否则架构设计如何完美,都会在实际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次同行交流重点围绕:银行核心存储双活架构设计及容灾真实演练进行线下交流探讨:
1. 如何去规划存储双活方案的落地,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因素?
2. 针对现有的存储架构如何去迁移改造成存储双活?
3、同城双中心间存储主备复制模式容灾还是存储双活模式容灾?如何在保证RPO的前提下尽量缩小RTO提升存储灾备切换效率?
4、 企业应该如何制定详细的年度演练计划、演练方式、评估演练结果,真正使演练工作常态化。
5、 如何通过多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企业应对灾难的能力,以及探讨“一键式”系统自动化切换的实现。
twt社区将在9月25日在郑州组织线下封闭同行交流活动,将邀请到社区银行行业资深双活、灾备专家和华为灾备专家进行交流分享,欢迎郑州地区金融会员报名参与!
活动时间:9月25日14:00-17:00
地址:郑州市(报名后统一进行反馈具体会议的地址)
报名方式:
1、如您希望参与本次活动,请将您的联系信息(姓名、单位、职务、手机、邮箱)回复邮件至peibin.peng@twtgroup.com.cn进行邮件报名,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内审核反馈;
2、活动平台上直接点击报名,报名后我们会与您联系!
日程
时间 | 安排 |
---|---|
13:30-14:00 | 签到,会前交流 |
14:00-14:20 | 开场介绍 |
14:20-14:50 | 某城商行两地三中心容灾架构建设经验分享 |
14:50-15:30 | 省农信容灾切换真实演练实践经验 |
15:30-16:10 | 金融数据中心容灾建设交流 |
16:10-17:00 | 同行交流 |
17:00-17:10 | 总结、领取活动礼品 |
支持组织
分享嘉宾
梁龙 某城商行金融科技部 存储工程师
主要负责存储实施方案设计及存储设备管理。比较擅长集中式存储、分布式存储整体架构方案制定,存储容灾建设等方面。
昼者 某省农信资深技术经理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中部某高校外聘导师。在全省农商行数字化转型变革中,参与了科技发展规划、管理流程设计和重大项目建设,为业务与科技的融合之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带领团队获得了10项发明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2项作为第一发明人。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建设项目多次获得银行科技发展奖、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课题成果奖、银行业科技奖、科技创新优秀案例等监管及行业奖项。出版了个人经济学学术专著并在《金融电子化》、《金融科技时代》、《中国金融电脑》等期刊发表多篇金融科技文章。多次受邀参加金融科技峰会及专题会作主题分享,为银行业协会及头部金融同业机构授课培训金融科技创新实践。
赵艳明 华为产品技术服务部灾备解决方案架构师
超过16年的IT领先公司工作经验,具有研发和专业服务经验。对数据保护(包括HA和DR以及备份解决方案)有着深入的技术理解。CBCP认证业务连续性专家,主导金融、政府、大企业多个灾备项目,具备咨询、设计、实施以及演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