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
作者老衲·2013-09-04 09:25
软件开发工程师·北京传诚科技

商务智能BI的来龙去脉

字数 1124阅读 1226评论 0赞 0
BI(Business Intelligence)目前在中国,再次推动企业信息化向前发展,以前只听说银行、电信这些客户众多的大企业存在应用商务智能的经验,而现在商务智能 则开始向大型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进行扩展了。国际上,商务智能已经在制造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中国出现这样的趋势也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来研究一 下BI的发展演变过程。
作为正式的概念,BI是由美国Gartner公司的分析师霍华德?德莱斯纳(Howard Dresner)于1989年首次创造的这个名词,而早在1985年,美国宝洁公司就已经设计并开始利用类似商务智能的信息体系了。然而从概念到大规模的 推广,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1996年,Gartner公司提出了信息民主的概念以后极大地推动了BI的应用,它认为商务智能是“使企业在竞争市场中保 持领先地位的关键所在。正确的商务决策是以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为基础的,而不是靠直觉。数据分析、报告及查询工具可帮助企业用户成功穿越数据海洋,并从中得 到有价值的综合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不提到两个标志性的事件,1991年,世界数据仓库之父比尔?恩门出版了《建立数据仓库》一书;1993年:发明了关系数据库的美国人埃 德加?考德等发表了一篇名为“为分析用户提供OLAP(在线分析处理)”的论文,文章指出了多维概念模型的重要性,为企业的数据收集、管理、处理和表达提 供一种多维的解决方案,以便进行分析和管理。应该说这些技术方案的成熟,为BI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从关系数据库出现以后,面向事务处理的信息系统迅速发展,然而当人们初步设想从数据中提炼知识,却发现难以实现,而原因往往是找不到完整的数据,因为业 务数据存储在分散的、异构的数据库中。所以人们开始思考把数据格式统一并集中到一起的方法,这就是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的由来。随着DW的出现,就出现了数据挖掘(DataMining)的概念。然而DM仅仅是产生了一堆统计报告,管理人员往往发现这 些报告没有用,或不适用,无法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带来帮助,于是数据库营销出现了。BI开始与CRM相结合,对客户的购买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统计,并发现其 中的规律,从而为企业的营销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为了更好地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结合,报告展示层面的技术不断完善,并达到了可以定制和设计数据分析模式的高 度,直接为企业提供上至战略规划,下至业务操作的支持。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BI的产生和发展,正是数据分析与企业运营、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的过程,为企业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0

添加新评论0 条评论

Ctrl+Enter 发表

作者其他文章

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