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潮水
作者爱如潮水·2011-12-05 15:23
研发工程师·四川农信

国产大机的命运

字数 1386阅读 5526评论 7赞 0
     80-84年,日本国此时刚刚进入快速科技化时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高科技时代”,使我们面临着一种“日本征服”,当时日本由于其战略思 想在面对高额外汇储备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惜将大批资金注入到摆明是圈套的“90发展对抗计划”,致使其国内常规科技以及高技术科技受到严重打击。 恰在此时,美苏在进行着冷战。美国处在高度对外技术垄断时期,莫说是日本,就是欧洲也很难拿到美国的最新科技。此时,美国的IBM为了商业利益,停止了通 用大型机的研制开发,转入“家庭计算机计划”就是现在看到的 pc机,而中国和日本依旧在走计算机大型化道路。我在这里要说明的事是,我国当时硅半导体科技研发,硅晶元的制造,都是与美国几乎同步进行的。中国不选择 走计算机家庭化,是完全根据自身国情考虑的。当时即便在美国一台最新的8008或者8086系统的售价也在2000美金左右,可以说是极其昂贵的产品。
    当时,中国社会也正在走所谓的“万元户”时期,这种价格肯定是很难接受的。因此,中国果断选择了大型机计划即863工程的1代长城(曙光最早前身),而日 本,此时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可以基本与美国同步。但是,一贯自大的日本人,感觉自己在大型机方面完全可以,完全可以崛起于亚洲,因此,日本人不切实际 的盲目开始大型计算机研制。但在设计研发中,诸多技术难题致使日本感到难以继续前行,而美国为了达到早期的技术垄断,因此以科技交流形式,误导着日本大型 机的发展,阻碍其象XL大型集成电路发展,使日本陷入了歧途。而正是80- 83年,中国自己已经完成长城1代大型机,以及曙光1号巨型机的制造与研发。而我们当时的中国人,刚刚进入改革开放不久,他们却非常想得到自己与国际高科 技技术的行业内标准相差的距离,生怕自己进入了“闭门造车”。
     1982年,我国的长城2号大型计算机及其重要的技术资料,被那时天真而不自信的中国人带到 了“纽约国际科技博览会”、“东京新技术交流会”上,中国人那是第一次“走出家门”,也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技术壁垒,依然在采取中国人的“自卑弱点”,低着 头走进所谓的国际科技殿堂。在东京,日本专家发现中国计算机技术遥遥领先他们的时候,十分丑陋的以所获的美国诸多学术资料,来对中国的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 欺诈,所谓“你们的长城早已是十分落后的产品了。”但美国人不一样,美国军方对中国大型机算机技术的高超给予了十分高度的关注。在二个国家几乎同时代将进 入亿次计算时代,美国军方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因此美国希望与中国秘密制定“高级计算机技术协议”来控制这种技术流入到“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 这些华约国家。但是,中国没有答应。而日本人呢,则是借此次交流会的机会,于第二年进行了所谓“自行开发大型机算计系统”“昭和1”,当时,日本的精密加 工的确比中国好,外观相当漂亮,不像中国产的那么“土气”,我们中国的专家们就一度放弃了长城和曙光。1984年初,小平同志圈点的“863计划”全面开 始之后,由于当时政府的强制影响,该计划才没有被下马。但中国科学院递交的报告就这样称:长城,曙光,由于技术相对于西方国家,处于落后阶段。因此建议作为民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0

添加新评论7 条评论

myguangzhoumyguangzhou技术经理Uniwise
2012-03-29 09:34
很早就听说曙光有大机,但从没见过;还是天河一号厉害
roylongroylong存储工程师励康
2012-03-02 17:05
长城203,其CPU就是靠技术人员一点一滴手工做出来的 – 这又是一个古怪的设计,长城203没有真正的CPU中央处理器,而是把它的功能分给了焊接在十几个网状电路板上的各种元件。
jackyduysjackyduys项目经理苏源
2011-12-28 13:07
自己能做什么样的CPU呢?
nkj827nkj827项目经理长春长信华天
2011-12-27 21:26
有点意思
campspiritcampspirit技术经理中科软
2011-12-09 16:36
军用计算机的芯片性能不知道怎么样?硅晶圆的工艺还是不够好吧?
爱如潮水爱如潮水研发工程师四川农信
2011-12-07 15:05
曾经有过。现在国内搞巨型机了,比如曙光
aixclubaixclub网站运营经理TWT
2011-12-06 08:47
国内有真正意义上的大机吗?
Ctrl+Enter 发表

作者其他文章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