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wanqin
作者yuwanqin·2015-01-21 15:04
系统架构师·重庆斯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谈:工业4.0落地中国企业(七)——实施八项计划

字数 2375阅读 908评论 0赞 0

                                                                                斯欧信息(SOA)

【前言】工业4.0战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全新的工业蓝图,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线,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从而在向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占得先机,这是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启示。实施八项计划则是工业4.0战略落地的基本保障。


八项计划

1、标准化和参考架构

        工业4.0是一个国家、产业的战略,是建立一个人、机器、资源互联互通的网络化社会,各种终端设备、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识别、处理、维护等。这样,我们需要国家或者行业统一制定、开发出一套单一的共同标准和架构体系,这样不同企业间的网络连接和集成才会成为可能。统一的标准和架构,是工业4.0实现的基础保障。用标准引领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融合。

2、管理复杂系统

       适当的计划和解释性模型可以为管理日趋复杂的产品和制造系统提供基础。

3、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

       工业4.0是在一个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互联是工业4.0的基础特征。那么可靠、全面、高品质的通信网络是工业4.0的一个关键要求。

4、安全和保障

        互联是工业4.0的关键,但是必须确保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在确保生产设施和产品本身不能对人和环境构成威胁的同时,要防止生产设施和产品滥用及未经授权的获取。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环境安全都是企业在实施工业4.0或者两化深度融合最优先考虑的事情,也是工业4.0实现的一大难题,所以安全和保障是工业4.0一个重要关键。

5、工作的组织和设计

        目前,国内的制造企业是在工业1.0、2.0、3.0、4.0相互并行的状态,要想实现工业4.0,那企业工作内容、流程和环境都会有变化,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必须去调整并适应新的工作组织,这就是所谓的变革升级。

6、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

        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迎来拐点,面对劳动力危机,除了提高工作效率,没有其他的办法,那么提升自动化实现智能生产就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最佳途径。目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也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提升自动化水平奠定了人才基础。所以企业通过建立终身学习和持续职业发展计划,帮助工人应对来自工作和技能的新要求。

7、监管框架

        创新带来的诸如企业数据、责任、个人数据以及贸易限制等新问题,需要包括准则、示范合同、协议、审计等适当手段加以监管。

8、资源利用效率

        需要考虑和权衡在原材料和能源上的大量消耗给环境和安全供应带来的诸多风险,同时也要考虑资源利用率的问题,这个也是工业4.0要实现的目标。

        这八项计划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指导意见,需要国家、产业、企业每一个层面去具体落实和实践,设计出可操作的行动计划才具备可行性。

        为了保障“工业4.0”的顺利实现,德国把标准化排在八项行动中的第一位。可以说,标准先行是“工业4.0”战略的突出特点。为此,我们在推进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企业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中,也应高度重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及时制定出台“两化深度融合”标准化路线图,引导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

        构建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体系。“工业4.0”一方面增加了管控的复杂性,技术标准的制定需要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技术创新。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法律法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等,从而形成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


让企业IT更简单!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斯欧信息微信公众号 china-soa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0

添加新评论0 条评论

Ctrl+Enter 发表

作者其他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