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人生
作者平台人生·2016-11-18 10:49
软件开发工程师·平台人生

传统企业私有云建设要点及演进方向浅析(一)

字数 2049阅读 4456评论 0赞 0

作者:单洪博

目前很多传统大型企业由于监管、安全以及自身战略考虑,兴建私有云环境,满足自身IT的发展需要。私有云在建设过程,对传统企业原有的技术和管理体系都带来的革新,同时,私有云在服务水平上还饱受着无数“强大”公有云的挑战。有时甚至让人不禁觉得,私有云还有这个必要么?私有云的优势在哪里?还有必要守着自己的云么?这篇文章是笔者对云计算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结合实践的、了解到的私有云情况,总结了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从服务设计、工具、文化、创新角度谈谈私有云建设过程中的要点,最后谈谈私有云的演进方向,理解偏颇之处还请读者海涵。

一. 私有云云服务设计的精髓——通过充分需求分析和管控,打造以PaaS及SaaS为重点的服务

私有云区别于公有云特点在服务用户的范围,用户范围相对固定,需求相对稳定,是私有云可有更大作为的基础,企业在建设私有云时,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架构管控的优势,将自身的多类型应用,标准化、归集化,形成典型的部署模型,小到配置参数的标准,大到系统部署拓扑的标准,基于这些模型的封装程度,云服务设计团队根据模型的规模,重点打造PaaS的服务,这些服务就像是地铁运输,完成了80%的里程,最后一公里,就是不同应用个性配置的过程。如果说某一应用模型非常固定,需求量很大,则可以按照SaaS设计,目标甚至可以达到系统一键式部署的程度。企业架构管控和标准化,对于私有云的服务效果有明显作用,否则容易陷入私有云服务仅仅是一种快速部署工具的怪圈。

笔者认为,好的私有云应尽量多提供高附加值的云服务,应是以PaaS及SaaS为主,IaaS为辅的状态。

二.小家碧玉不如大家闺秀——云管理平台、监控平台需要具备充分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随着私有云不断增大规模,结合市场的兴衰,政策的导向,底层的基础设施硬件往往是百花齐放的,不同品牌,不同兼容性,不同虚拟化产品,不同软件版本,要同时能够调度、纳管、监控、配置,一个开放的云管理平台、监控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开放指的是管理系统对下层可以有标准的协议,对上层有标准的接口(比如RESTful API),这样在面对不同的硬件,以及上层的封装需求时可以做到伸缩自如,游刃有余。

所谓“开放”并不等于“开源”,要根据自身的规模和能力选取相应的技术路线,选择开源自主,比如采用当下火热的OpenStack,要做好精兵强将打持久战的准备,时刻具备开发和创新能力,去其复杂性,留下和完善自身真正需要的组件。同时也可以另辟蹊径,自主研发,或者采购相关产品,但无论是采购相关产品还是自主路线研发,都不能偏离“开放”。这一点,已经被广大企业所认知,大家都在主动寻求开放的工具和平台。

平台类工具,不仅仅是接口开放,从用户使用上,也应向“开放”而设计,努力让云平台、监控平台等管理分析工具的用户可配置、可设计、可实施,应对云计算环境下大规模的自动化运维以及复杂的管理分析需求,用户可以自己在云平台完成一系列工作定制,例如页面输入、参数检查、目标选择、脚本执行、结果检验等工作。这个“开放”的难度较接口开放要难的多,从数据源来讲,主要基于准确的配置管理和大容量的数据采集分析手段。

三.文化“大于”技术,对于服务的敏捷性起到决定性作用

这里的文化,指的是企业的组织、流程、制度。私有云的建设过程中,想要达到资源的敏捷供给和弹性扩容,技术创新仅仅是一方面,在某些程度上,文化创新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文化创新往往能够将私有云的服务水平提升一个层次。文化创新,就是相关的组织结构,流程能够适应云计算带来的技术、工具、策略的调整。这甚至大于技术对服务交付的影响。

曾经在Openstack China峰会上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感悟颇深,某国外消费品公司的信息部门在采用云计算的相关技术后,产品部署时间提高了一倍,纠其原因,它的部署流程还像原来一样,只是通过虚拟化的技术,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实施效率,而当它完成整体的流程再造和组织转型后,产品部署时间提高了十几倍,这足以彰显文化的力量。

从IT管理的PPT三要素(People\Process\Technology)来理解,云计算带来的是工具(Technology)的巨大更新,这种更新不是其他要素轻微改造就能适配的,需要创新,需要勇气。人员和流程务必尽快的去适配这种更新,才能运转的好,才能发挥工具的优势和特点。但这种文化创新,往往是滞后的,也是不易改变的,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说明的是,人员、流程不仅仅包含信息科技类相关的内容,往往企业内部其他相关流程,比如采购等都要与之适配。“文化“的适配度和服务的敏捷性成正比。

云计算相当于将基础设施资源乃至上层应用资源做了一次封装,单从敏捷交付的角度来说,打破原技术领域壁垒,打造一个或多个多领域,敏捷性的融合团队是必要的,敏捷实施的融合团队的规模不需要大,也不能大。

本期浅谈主要从服务设计、工具设计、文化设计谈了谈笔者的一些思考,后续将继续从资源池设计、应用“云化”、服务创新、云的演进展开,欢迎赏鉴。(未完待续)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0

添加新评论0 条评论

Ctrl+Enter 发表

本文隶属于专栏

作者其他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