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后消失的BI厂商

随着BI厂商的并购风潮,独立的BI公司该向何处走?综合型BI又怎样才能符合用户的需求?BI领域的“并购风”一直越刮越烈,2007年,甲骨文收购了海波龙、SAP收购了Business Objects、IBM收购了Cognos,全球三家主流的BI公司皆被人收入囊中。在全球BI领导厂商中,现在独立的BI公司就只剩了...显示全部

随着BI厂商的并购风潮,独立的BI公司该向何处走?综合型BI又怎样才能符合用户的需求?

BI领域的“并购风”一直越刮越烈,2007年,甲骨文收购了海波龙、SAP收购了Business Objects、IBM收购了Cognos,全球三家主流的BI公司皆被人收入囊中。在全球BI领导厂商中,现在独立的BI公司就只剩了SAS一家。

众多厂商都将目光投向BI市场,整个BI市场早就迎来了并购的狂潮。独立的商业智能的厂商该何去何从?众多的软件巨头纷纷发力商业智能市场,这个市场是否已经足够成熟? 经历过并购狂潮的BI厂商们,又会如何发力?


SAS的命运
惟一独立的SAS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目标,它的一举一动吸引了太多的视线。有分析师认为,SAS之所以没有被购买,原因之一是它为一家私营公司。SAS成立于1976年,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经过32年的稳定收入增长,2006年SAS全球营业额达到21.5亿美元,为全球第五大独立软件供应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未上市软件公司。

SAS公司大中华区市场总监罗威也承认,在并购狂潮中SAS之所以能独善其身,在于与甲骨文、IBM、BEA不一样的经营模式。“没有公众股东的压力,不需要面对华尔街的股票指数,只需要考虑员工和客户的利益。” 也因为如此,SAS每年将25%的收入投入研发,投入于新的应用开发,是目前很多IT公司的两倍。这也保证了SAS每年都能持续地带给老客户新的应用、新的价值。


IDC公司发布的“中国BI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2007年下半年)”中显示,SAS公司成功摘取了中国商业智能市场业务增长率、高级分析市场占有率双料桂冠。
最近,SAS公司的最新定位由BI拓展到BA。BI(business intelligence)和BA(business analytics)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大不同。BI只是从数据出发,侧重技术挖掘的过程,而BA则是以业务为出发点,提出有针对性的业务问题,让BI平台中的数据价值得到充分利用,也让BI更深入于业务。从BI到BA,是用户的强烈需求,也是商业智能发展的必然。面对这种趋势,SAS也在成长。SAS的最新定位从BI扩展为BA,即商业分析软件及服务提供商。这一转变对于32年专注分析和商业智能发展的SAS来说是一个里程碑。

罗威说,SAS致力于成为当客户想解决业务问题时想到的第一家合作伙伴,通过提供广受认可的解决方案来推动创新。以前BI的概念有些狭隘,是从数据出发,侧重技术挖掘过程,而存在与业务脱节的可能性,有可能得出的数据和结论并不是业务真正需要的。现在,企业更多地是从业务的角度来考虑,他们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将员工行为与高层战略相联系的有效途径。


BA需要有一些分析应用的解决方案来支撑。而分析应用里面最关键的有两块:一个是分析,另一个是智能展现即BI,这两者同时支持分析应用。最底端的还是数据整合,即DI。这样,DI、分析和BI一起构成一个支持平台,来支持整个企业的绩效管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BI只是BA的一部分。
现在讲的BA,首先是帮助企业解决业务问题,同时通过分析提供企业一些看不见的机会。SAS的目标很明确,以前是解决技术问题,现在要帮助企业解决业务问题,并通过商业分析为企业揭示更多的商业机会。
IBM主打行业牌

2008年7月8日举行的2008 IBM Cognos盛夏发布会上,IBM公布了其在收购Cognos之后的新战略举措。IBM于去年11月正式宣布以约50亿美元全现金收购 Cognos公司,目前Cognos已作为一个事业部并入IBM的信息管理软件部门,主要负责商务智能和绩效管理方面的业务,成为IBM“信息随需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

此次会议中,IBM首次公布了一系列全新的面向行业的IBM-Cognos行业解决方案蓝图,以帮助各行业、各种规模的机构从数据中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改善决策,制定并提升业务绩效。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6大行业IBM解决方案—面向金融、零售、医疗及生命科学、政府及工业等6大领域;70余款预先集成的IBM-Cognos产品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通过商务智能提升总体业务绩效。


IBM Cognos大中华区总经理李红焰女士表示,IBM将维护和扩展Cognos合作伙伴网络并将继续支持和增强Cognos产品在异构信息系统上的使用。IBM还将继续投资于Cognos产品与其他IBM软件产品组合更紧密的整合,以及优化Cognos产品性能。
IBM与Cognos产品的无缝集成进一步推进了IBM于2006年发布的 IOD(信息随需应变)业务战略。该战略旨在集中IBM在信息整合、内容和数据管理及业务咨询服务方面的实力,整合IBM在软件、硬件、研发和业务咨询服务方面的能力,帮助企业通过对信息的正确处理把握住商机,帮助用户在充满挑战的全球化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尽管Cognos在被IBM收购之前已经在国内发展多年,并在政府和银行等行业赢得众多客户,但之前其在国内的业务推广全靠全国总代理优信佳公司,除了北京,其他地域的市场投入力度不大。如今,IBM结束了Cognos这种全国总代理的渠道模式,转而借助于IBM的销售方式在全国展开推广。

李红焰还透露,Cognos的推广目前主打的是行业牌,IBM正在招募一些合作伙伴完善各个行业解决方案。其中,不仅是金融、电信等大客户,其他行业和中小企业都会被考虑在内。

收起
参与7

返回笑三少的回答

“答”则兼济天下,请您为题主分忧!
甲骨文:“卓越管理”新概念
“运营效率高不再是竞争优势,卓越管理是竞争优势的新标志”,2008年8月6日,甲骨文企业绩效管理战略副总裁Frank Buytendijk在新加坡举办的视频直播研讨会上反复阐述“卓越管理”的重要性。历经一年多,甲骨文收购海波龙总算结出了正果。这次甲骨文带来的不仅是下一代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还有一个新名词:“卓越管理”。
这个新概念是相对于卓越运营而言的。无疑,直到现在,卓越运营仍是管理者关注的重点。要实现卓越运营,则主要是通过企业资源规划实现的。推动企业资源规划成功的两个关键概念则是:建立一个可以应对所有交易处理的系统,从软件厂商那里获得这个系统而不是自己开发;业务流程应该作为大规模、端到端的流程来管理,如“order-to-cash”和“procure-to-pay”流程。
按照Frank Buytendijk的说法,由于运营效率带来的竞争优势正在拉平,仅有卓越运营已完全不够,现在很多企业拥有同样的后端办公处理系统,收集大量同种类型的数据。差别将在于,企业用这些数据做什么,甲骨文将能够很好地分析和利用数据的管理方式称为卓越管理。
这样一个概念是和产品紧密相连的,即新的绩效管理应用软件——Oracle Hyperion利润与成本管理(Oracle Hyperion Profitability and Cost Management)的发布,这一事件也刚好发生在不久前。甲骨文在商业智能与企业绩效管理方面的快速增长得利于去年对海波龙(Hyperion Solutions)的收购,Frank Buytendijk透露,2007年甲骨文在商业智能市场的增长百分比为105%。而早在收购之初,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Larry Ellison就指出:“对海波龙公司的收购使甲骨文成为快速成长的企业绩效管理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先厂商。”

微软:商务智能普及观


在软件行业中,商务智能一直是相对独立的一个领域。比较高的技术门槛,几家主要的厂商,以及高昂的价格。因此传统上商务智能的应用,更多地局限在金融、电信等资金雄厚的行业和企业中。平台提供商如微软的进入,逐渐改变了这一格局。在2005年末发布的SQL2005,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其中对于ETL、数据仓库、OLAP、报表、数据挖掘等的全面支持,大大降低了商务智能应用的技术和资金门槛,从而使之成为更多企业能够负担的应用。对于BI领域的传统厂商,这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在SQL Server 2005中,关于商务智能微软就已经有一些比较大胆的尝试,比如说对于数据挖掘的支持,在SQL Server2005中一共是8种算法,此外它还支持了数据挖掘模型的建模过程,而且这种建模过程和工具是很简单的图形化建模方式,也可以使用类似脚本的方式完成这个过程,使用起来是非常简单。
“而在SQL Server 2008中,在这方面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提高”,微软SQL Server的资深技术专家朱海峰说。此外,在SQL Server 2008中引入了和Office的紧密结合,并且已经扩展了一些新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够实现这样的工作了。比如提供一个表格大家可能通过它来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可以做一些市场调查的表格等。由SQL Server 2008作后端模型存储和分析工具,用Excel实现前端的展现,让每一个普通的业务人员在自己最熟悉的Office环境中就真正实现了商务智能。
最终与应用融合
其实,在一个成熟的产业里面并购是经常发生的。一个收购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最终的决定是来自于客户的需求。如果用户需要的是整体解决方案,那么整个产业就会向不断收购的方向走。而如果用户需要的是单一产品的最佳解决方案,那么可能有同业竞争的ISV是比较好的选择。
大型BI厂商被并购,意味着中小BI公司的机会,因为BI与其他领域应用之间的融合已经开始。事实上,最终商业智能产品也还是要与其他应用融合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也是商业智能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这不难理解,商业智能的应用领域其实是非常广泛的,但由于目前价格原因,不是一般企业都能够购买得起。所以商业智能大多集中在银行,金融,制造业,航空,零售等对商业智能需求比较迫切的企业。而这些企业也由于多数都已经完成了数据的积累阶段,部署商业智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尝试商业智能,厂商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慢慢地,厂商对商业智能也从技术导向,变成了更为务实的市场导向。
2011-07-20
浏览398

回答者

笑三少 最近回答过的问题

回答状态

  • 发布时间:2011-07-20
  • 关注会员:1 人
  • 回答浏览:398
  •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