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工程效能
作者众安工程效能·2024-01-25 18:19
市场·众安科技

研运干货|平台工程、应用可观测性趋势下,质量管理的应对之策

字数 1507阅读 447评论 0赞 0

“为变化做好准备。”
这是当下对所有人的一句很重要的话,尤其是对于处在高速迭代与日新月异的技术工程领域的我们。
最近,Gartner在2023十大技术趋势的报告中提到了平台工程(Platform Engineering)应用可观测性(Applied Observability)
本文将通过对这两大战略性技术趋势点的进行剖析,看看这对质量测试领域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和基建建设来支撑平台工程和应用可观测性的落地。


1,什么是平台工程

“平台工程是一套用来构建和运营支持软件交付和生命周期管理的自助式内部开发者平台的机制和架构。平台工程的目标是优化开发者体验并加快产品团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速度。” ——Gartner 我们来看几个关键词:
软件交付和生命周期管理
从需求的产生和定义,再到研发,测试,上线和线上的运营,我们所需要的是一套一体化的全链路的工作流;这条链路上,我们需要链接的是产品的所有技术基建和工程类的工具集;串联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参与角色:业务,BA,产品,研发,测试,运维和市场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价值的创造和流动服务。

                                                           Picture Source: Gartner 

自助式、加快速度
自助式意味着平台提供的服务能力是高内聚,服务间是低耦合的;并且服务的是清晰定义高可用的。 产品的生产参与人员是可以自助按需取用和组织自定的工作流的。 对业务交付速度上的要求,则对工作流程的优化和工具链的自动化和集中度程度提出的高要求。

2,应用可观测性

通常当我们提到可观测性,我们一般会认为由监控工具来采集数字化的数据,例如日志、调用,数据调用等。 其实笔者认为应用的可观测性是泛指所有平台工程工具链产生的一切数据特征或数据特征运算产物和延伸,它是用来驱动决策的,为企业机构获取竞争优势的。应用可观测性是数据驱动型决策的重要支撑。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平台的工具组成部分都是一个聚合类的数据源头,任何一个平台都需要一个能把“Information”转化为“Intelligence”的处理中心。 对于质量测试领域,从平台工程的理念来讲,它应是一个聚焦在提供软件质量保障的高耦合的能力模块;对于应用的可观测性来讲,它应是基于软件质量的业务决策统一的数据特征提供者。 其实根据笔者的调研,大多数的企业机构在质量测试侧的活动都是不统一的,分散的。我们或多或少都遇到了没有平台化的痛点。例如:协同和组织的问题、质量标准的难统一、对业务的不理解,成就感低、缺乏统筹和全局的视角为抓手等。

因此,我们亟需引入一个聚焦于质量测试领域的平台化的产品模块。 这个产品模块需要做到:

  • 提供足够的测试工具来支撑多样的测试活动,测试工具得是自助的、自由和插拔的;
  • 支撑面向质量测试目的管理链条的搭建,使用和追踪;
  • 提供公共“连接器”连接一体化架构下的其它平台工具模块来组成业务工作流;
  • 提供统一类型的可观测数据特征模块,例如支撑质量度量体系建设的数据系统。

    3,平台工程落地是个庞大的工程

    对于任何一个中大型企业来讲, 平台工程和应用可观测性的落地 都将是一个长期的涉及业务各级角色的战役。 落地这样一个大型的改革性的转变,其最佳的路径是:一个总体的顶层的设计加上可量化的小规模转型(Incremental Changes)。 质量测试领域的平台化转型是一个绝佳的起点,因为它本身业务的高聚合,提效的成本相对低廉,更能为企业组织更大的平台化转型提供持续正向的推动力和成就感。
    (本文首发于:众安工程效能)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0

添加新评论0 条评论

Ctrl+Enter 发表

作者其他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