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芯片选型过程中,最大的阻碍莫过于新国产芯片对现有操作系统、应用、基础平台的兼容性,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改造成本、可移植性将是优先考虑的芯片选型。但是一些关键应用如数据库、高并发应用场景中,芯片性能也将是重要的考察点。
现在各个厂商无论是基础平台的还是应用层面的,基本上都有针对各种国产芯片的技术解决方案,也都有兼容性测试证明。选择一个市场案例多的,基本问题不大。如果选海光或鲲鹏芯片,芯片性能我觉得是不需要太考虑的因素,因为在绝大部分场景下,CPU的性能是大量富余的。
目前围绕国产芯片的 操作系统、应用以及数据库都基本形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在实际生产部署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目前可以部分业务系统通在x86虚拟化芯片上先部署国产操作系统及相关应用、数据库、验证相关功能。并同步在国产芯片上部署相应的应用、数据库,在稳定性达到一定要求后,可以作为生产环境发布使用。目前来说鲲鹏芯片的上下游支持的厂商较多,可以作为首选。对于性能要求高,的高并发,可以通过集群的方式来找到对应解决方案。
关于TWT使用指南社区专家合作厂商入驻社区企业招聘投诉建议版权与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 2023talkwithtrend — talk with trend,talk with technologist京ICP备09031017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