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
作者Steven课题专家组·2022-10-10 11:11
IT顾问·steven

数字化转型方法

字数 2725阅读 1339评论 0赞 1

麦肯锡全球调研数据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仅为 16% ,失败率高达 84% 。为什么数字化转型失败率如此之高?因为很多人根本没有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和关键。很多企业还在用传统单体竖井的思维建系统,却不知道怎么去运营这些系统和系统产生的数据。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使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工具构建数字化体系,分析业务之间数据的关系和联系,从这些关系和联系中找到新的业务机会,从而创造新的价值,或改进、优化运营方式等,降成本提效率。

数字化转型需要构建统一的、体系化的软硬件系统,但这些软件、工具及数据等都是基础、赋能者,本身是资产,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收益,需要数字化人员用数字化思维去运营、去创新、去创造。这就是企业数字化的软实力。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最终需要靠人来执行,所以拥有具备数字化认知和数字化思维的团队是转型前提和决定转型成功的关键。

理解数字化转型本质,可以相对比较好地理解数字化的目标和愿景,也就了解到了企业自身现状和数字化转型目标和愿景的差距。也就容易规划、选择、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和路线图。

大部分企业的现状是企业信息化遗留的大量单体应用系统。为了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复用,也做了很多年的系统集成。大部分也都知道需要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来实现数字化能力支撑转型,但对于转型方法和路线图可能并不清楚。

数字化愿景和目标通常是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随时随地的敏捷响应的、自动化的、安全的、可弹性扩展的业务体系,以不变基础设施支撑创新的、敏捷变化的、弹性伸缩的、不确定的业务需求。简单地说就是构建确定的能力来应对不确定的环境和需求。

数字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集成,二是重构。集成是传统的单体系统加层集成方法,典型的如 ESB 方式,使系统之间建立联系;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容易实施、快速集成系统功能,但集成方式往往是在原来的系统应用之上加接口等方式,类似于打个补丁,带来链路加长,延时增加;集成的系统越多,接口就越多,接口的管理和治理往往也随着接口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复杂化;最重要的是集成没有触及数据存储层,数据物理模型没有改变,数据依旧散落;每增加一个系统,则意味着有更多的数据需要治理,需要标准化、转换、适配等,数据治理工作繁重;由于数据质量不高,导致数据分析和洞察困难,难以高效发现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对数据驱动数字化转型支持存在先天不足。但这是一种目前都已经习惯了的方法。


重构则是用企业架构全局思维规划企业一体化的软硬件系统,以减层和系统重构的方法消除不必要的环节,彻底解决数据散落、数据不一致等繁重的数据治理问题,使数据从产生就遵循标准化和规范化(参考汪照辉的《数据治理思路创新》)。重构可以采用系统融合架构,以云原生微服务架构思想重构单体系统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包括基础设施、数据、应用、业务、组织、安全在内的各方面的融合需求,分层提供标准化服务,使企业各应用看起来是一个组件化的整体体系(充分复用),成为一个系统。以企业主数据为框架,构建企业数据架构和管理体系。基于主数据的数据架构也是实现数据中台架构的最优方法,因为主数据本身就是系统间共享的高价值数据。基于主数据的数据架构清晰、治理职责明确、有机地融为一体。

集成和重构各有优缺点,加层集成效率低、延时长、重复建设,但能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快速推进数字化;重构要求高、周期长、投入大,但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软硬件体系的痼疾,从长远看是趋势。不过基于企业现状,大部分企业目前更优的方法根据企业实际使二者结合来推进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

以微服务架构重构系统,可以从基础设施、数据、应用、业务、组织流程等几个方面的架构融合来落地:

1 、基础设施的融合提供了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服务以及基础设施能力统一构建,使企业算力和技术中台支撑能力得到整合和充分复用,比如说异构云平台和中间件工具平台等;基础设施融合将整合企业内的工具和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基于中台架构使用基础设施平台的可复用能力来构建企业的中台可复用服务,实现企业内共享。

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实也就是数字化转型工具体系的构建。这也是很多企业在做的事情。但数字化转型不是建几套系统。体系化的系统建设是基础和前提。

2 、数据的融合使企业真正具备统一的数据架构和唯一可信数据源,使数据从数据产生的地方标准化和规范化,消除了众多的数据转换、去冗等治理环节,使数据可以划分为运行数据层和分析数据层,明确数据管理和治理职责。这也是构建数据中台服务、数据分析和数据科学家团队助力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3 、应用融合则可采用云原生微服务架构模式,重构业务应用,将单体应用解构分层为技术服务、业务服务、数据服务等,实现服务的复用,从而也就实现中台架构中的可复用能力:技术中台服务、业务中台服务和数据中台服务;

4 、业务融合则是基于业务数据的分析和洞察,构建业务联系,通过可复用业务服务的编排,敏捷发布和迭代业务能力;

5 、组织融合则是数字化转型比较难却又不得不为之的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软实力,软实力建设的关键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企业领导的认知和风格。很多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在于没有认识到企业软实力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建系统而建系统。就像建了很多高楼大厦,却没有设计装修好,不能很好的衔接和利用,导致彼此隔离和浪费;

6 、安全则融入到企业架构的每个部分,法律、合规、风险、隐私、权限、认证、访问控制等等和每个部分都密切相关。安全能力也可以作为技术中台能力,实现安全能力的复用,比如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控、加密解密等。

这几个方面不是彼此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基础设施则融合提供算力和平台支撑,可以构建以 PaaS 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支撑体系;数据融合则提供高质量的数据要素;应用融合则以微服务架构实现应用的敏捷编排;业务融合则实现业务之间关系和联系的深度洞察,驱动业务创新、模式创新等的转型;组织融合则构建了适应新的科技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组织形式和业务流程;安全作为特别的基础设施能力融入到每一个方面。基础设施支撑应用运行运营和数据的分析和洞察,安全确保着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客户隐私保护等,数据洞察驱动着组织决策、业务和流程的创新、改进优化,组织形式促进或影响业务的融合和创新,业务的发展和营收又往往决定着数字化的投入。

数字化转型过程并不是顺畅大道,由于认知的不同和现状、现实利益的不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现状评估和分析,确定适合自身现状过渡到数字化目标的路线图。是通过集成方式还是重构方式,或者两者结合,资金、时间、人员的投入和期望都需要有个规划。按照规划和路线图推进,将有助于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1

添加新评论0 条评论

Ctrl+Enter 发表

作者其他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