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asheng
作者penghuasheng·2021-02-20 14:05
数字化运维研发团队负责人·广发证券

以业务为中心重塑运维岗位能力

字数 5058阅读 11936评论 0赞 3

摘要:
前面的文章提过运维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从“组织、流程、平台、场景”四个维度不断适应IT环境变化的过程,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运行数字世界的适应性系统。这个适应性系统由不断改进的组件与越来越复杂的连接组成,系统的持续改进目标是为了更高效的适应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变化。在运维适应性系统组件包括硬件、系统软件、业务系统、人、运维效能工具。随着“需求(need)、改变(change)、风险(risk)、适应(adapt)”的循环飞轮的运维能力持续提升,硬件、系统软件的工作更加标准化与自动化,而业务运维复杂性越来越高,运维岗位能力需要以业务为中心,重塑岗位能力。

如何适应变化

在1.2章“构建运维适应性系统”中,提到运维适应性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围绕“需求(need)、改变(change)、风险(risk)、适应(adapt)”4个节点循环,达到能力螺旋上升的飞轮循环。即,运维能力的提升来源于更高(质)、更多(量)、更快(速度)的需求驱动;为了适应新的需求,组织引入新的技术与新方法;新改变通常会产生新的风险;综合优化组织、流程、场景、平台能力,解决风险,形成适应性能力;建立了适应性能力后可以支持更高、更快、更多的需求。本节先看运维面临的变化。

IT部门面临加快交付效率,提升运维质量的挑战。以金融行业为例,按照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十三五”期间金融经营机构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健全网络安全体系,推动新技术应用,深化金融标准化战略,优化信息技术治理体系,提供更加集约、高效、安全的金融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化时代,国内领先的金融企业构建了大量的IT系统,并利用了金融信息化契机获得商业上的成功。随着市场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不断加快,线上应用的寿命越来越短,以苹果应用市场为例2019年上半年平均每天下架的应用接近2300款应用,环比增长45.58%,前端的应用必须能够快速响应政策环境、监管要求、用户需求才能在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获得企业竞争力。但在信息化传统封闭架构下,金融企业IT系统形成一个个垂直的烟囱,缺乏信息互联和共享,为了满足业务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主要采用先竖向满足业务,再横向打通,交付业务需求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如何确保系统稳定和业务合规的前提下,提供敏捷交付管理及业务需求的能力是金融企业IT部门面临的第一挑战。另外,生产系统业务连续性保障形势不容乐观,以证券行业交易所为例,今年以来,全球各地交易所技术故障风险事件频发:德意志交易所于今年4、7月因软件故障导致中欧及东欧几个国家衍生品和股票交易受阻;8月新西兰交易所连续6天收到网络攻击被迫多次中断交易;10月东京交易所因系统切换异常导致全天暂停交易;10月墨西哥交易所因交易引擎断开暂停交易;10月泛欧交易所因中间件系统问题暂停所有产品交易;11月澳洲交易所开盘后交易中断停业一天等。如何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加强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则是第二个挑战。

推动基础架构云化、云原生应用兴起正当其时。交付效率与运行质量的挑战可以转换为:降低运营成本、提供高效弹性、防范信息安全、提高交付效率、保障连续性风险等技术目标,需要引入架构云化、云原生方法三个技术/方法。当前,大部分中大型企业都确定了基础设施层面云计算战略,一些有能力或对信息安全性要求高的企业,重点推进私有云建设,并结合大型云服务厂商提供的公有云或行业机构提供的行业云,形成混合云的运营模式。可以预想,云计算集中了企业资源,通过集约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将为企业提供更稳定、高弹性、低成本的基础设施、数据库、中间件,及其它平台层的PAAS组件。伴随着云基础设施的落地,企业不仅是简单的将现有应用系统分步搬上云,也面临如何更好的利用云计算弹性扩展、分布式、按需获取、安全可靠等优点,这就推动了应用架构在开始设计时都要考虑将来能够运行于云环境,由此带动了云原生应用的兴起。对云原生的定义,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作出以下定义:“云原生技术有利于各组织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云原生的代表技术包括容器、服务网格(Service Mesh)、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API。”以下摘自互联网中关于云原生的定义、要素、设计理念的图:

云化基础设施、云原生方法,简化了上层应用的交付效率,但将复杂性落在运维侧。云化基础设施,使得企业不再需要按项目或需求去购买、部署、维护硬件和系统软件,无需资源消费方参与复杂硬件及系统软件的维护,标准化了基础设施、系统软件运维,用自动化替代了原来大量操作性工作。但云化基础设施架构必然面临要对企业原有系统进行改造,由于传统企业大部分重要交易业务系统均采用烟囱部署架构,且运行多年后,现有系统架构越来越复杂,“动则生变,变则异常”己成常态。采用云原生方法,虽然帮助业务快速迭代,但广泛使用的开源技术与分布式节点粒度的分解,也带来了架构的复杂性,交易链路节点数量迅速膨胀,同时软件代码与项目交付流程也发生了改变,都提高了业务运维的复杂性。在技术的应用上,还需要关注新技术的选择时机,很多新技术通常是解决一个软件研发过程的问题,但是新技术的坑需要经过一系列质量内建手段、线上生产事件来填,如何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引入一个新技术是一个风险。

以业务为中心,推动运维能力提升,配套运维平台化建设是当前行为有效的适应手段。行业不同,对业务连续性的理解并不一样。以google提出的devOps其中一个原则:“愿意承担一部分试错带来的损失”,在金融行业则不适用。以证券实时交易为例,业务停滞一秒均可能带来巨大损失,证券自身的业务特点以及外部监管“零容忍”的要求,信息系统业务连续性的诉求会高于其他行业,确保业务连续性成为证券行业IT 运维的核心任务,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减少非计划的业务中断、防范运维操作风险,对于首次出现的未知异常能够利用工作量化分析并快速定位,确保在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后能按计划恢复业务连续性。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运维团队的角色肯定不能仅会应急三把斧或工具研发的角色,而应该能够深耕业务并运用工程能力的运维角色。运维平台化的作用是对运维的赋能,而不是替代运维,运维平台需要围绕运维组织的“提高业务连续性保障、提升业务交易系统,辅助提升客户体验、提升IT运营服务质量”等价值创造,持续丰富“监管控析”的工具平台体系,不断推进工作线上化、自动化、服务化的落地。

从Google SRE到BRE

与传统运维岗位相比,SRE更加强调“可靠性”与“工程能力”。SRE(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站点可靠性/稳定性工程师),要从其名称看看SRE的岗位角色。S(site),最初代表Google的运维服务,随着团队的扩大,实际上S的范围也扩展到了其它应用系统。R(Reliability),google认为是运维组织要不断的优化系统架构、运维流程,让系统更加可靠,扩展性更好,能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可以看出,SRE相比传统运维,明确强调了“可靠性”保障,这推动了SRE聚焦资源落到尽可能增加MTTF(不出故障的时间)和缩短MTTR(出故障后的恢复时间)两个指标上,并围绕这两个关键指标加强系统运行风险排查与解除,并加强风险发生后的应急能力。E(工程师),工程师需要具备有工程能力,在google指需要具备软件研发能力的工程师,能够和业务研发团队共同工作,研发系统以外的额外组件。再看看SRE日常工作:日常需求处理、容量规划、资源部署、监控告警、预案梳理、灾备演练、OnCall值班、应急事件响应、故障处置、影响分析、应急复盘、软件研发、项目站立会、系统设计、项目进度推进、工具落地推广等。可以看到,SRE区别于传统运维岗位的第二个特征是“工程性能力”,狭义的讲是软件开发能力,但又与业务开发有些区别,SRE的开发偏向于提升业务连续性上的研发,业务开发偏向于业务功能研发。(关于SRE的更多信息,我摘一些在《SRE Google运维解密》中一些SRE的观点,见文章结尾,这里暂不展开)

Google认为S、R、E三个词中,最关键的是E,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内很多人把SRE等同于运维开发。站在金融行业,我个人认为如果SRE是金融行业运维岗位能力发展的参照方向,应该以S与R为本,E是手段,或者说应该是“BRE”(Business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首先,前面提到金融行业更加强调业务连续性,运维角色必须懂业务,去掉业务属性,这支运维团队就失去了灵魂。所以一个好的运维人员不仅是能够操作各类监控、应急恢复、咨询解答、变更操作等能力,他还应该是在整个IT团队中具备最全局掌握所负责系统应用部署架构、可用性架构、上下游关系、最小功能模块失效影响、容量性能分析等能力的角色。

其次,从Google SRE由来看,SER是一支独立成长于原有运维团队的组织,也就是这支团队是一支全新投入的人力资源。但金融企业的运维团队通常比较稳定,相比研发团队根据业务需求不断扩大,运维团队规模通常不怎么变化,运维团队的工作能力就像海绵一样挤挤又能承担更多。所以,运维团队的转变重点是对现有运维人员能力建设。

另外,运维团队中资深的工程师比较多。资深说明运维人员沉淀了更多经验,经验有助于在业务连续性保障中更快的定位问题。但从现实情况看,资深也导致个人学习意愿与学习能力的下降,所以让现有运维团队的人都能掌握软件开发能力并不现实,如何既发挥好运维人员的经验,又能促进团队的成长型思维是一个难点。

所以,我觉得运维团队可以基于BRE角色建设,提升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再推动“提升业务交付效率”、“辅助提升客户体验”、“提升IT运营服务质量”的能力建设。如果要勾画BRE角色,可以考虑以下方向:

  • 系统架构师:清楚应用系统部署架构,懂应用逻辑架构,掌握上下游系统、高可用、容灾架构等。
  • 业务架构师:清楚核心业务功能业务逻辑,当核心功能不可用,甚至一笔关键交易异常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快速应急解决,或利用混沌工程加强业务风险点。
  • 可用性工程师:擅于利用工具,落实可用性改进,容量规划,延迟优化,性能优化,业务架构优化,应急演练,应急预案编写等工作。
  • 运营分析师:具备数据思维,能够让系统运行,业务运作,客户体验,流程管理等数字化,并利用掌握的运营数据驱动研发,测试,业务持续优化。
  • 运维操作员:各类监控发现、舆情感知、故障应急、根因分析、系统巡检、咨询反馈、变更交付、IT服务等工作。

    加强被动性与主动性适应性能力

    结合上面提到的“系统架构、业务架构、可用性、运营分析、运维操作”五个维度,如果将运维工作分被动性与主动性两类,可以大致分为:

    1、被动性工作:根据事件增加监控指标,加强监控覆盖面,提高监控处理及时性,提升故障应急处置自动化,优化故障应急协同机制,落实故障后问题的闭环跟踪,提高生产变更发布自动化水平,建立生产问题咨询反馈的服务机制等。

    2、主动性工作:制定系统架构标准,运维工作前移参与系统设计阶段工作,构建可视化的应用上下游调用链路,持续推进业务逻辑架构评估,加强对业务核心功能及数据的理解,推进混沌测试挖掘系统风险点,落实故障应急复盘机制,推进系统性能与容量、终端拨测、客户体验等分析工作,加强系统效能分析推动低效系统退出机制。

    可以看到,被动性工作主要面向传统运维的业务连续性保障工作,线上化、自动化主要是面向被动性工作范围;主动性工作主要是利用运维对架构、业务、运行数据的分析能力,增加运维全局可控能力,数字化、服务化主要是面向主动性工作。

    最后,虽然金融企业的BRE不强调软件开发能力,但他要擅于运用运维平台工具来提升被动性与主动性的适应性能力。这里的运维平台工具,则需要由一支独立职能的运维工具研发团队,根据BRE实际的工作场景驱动,构建在线、自动化、数据驱动的工作空间。运维工具研发团队的定位是一支赋能BRE的工具开发团队,需要一些能力:

  • 理解BRE的工作场景,对BRE及管理决策岗位的痛点保持敏感度,能够抽象高频高价值的通用场景。
  • 沉淀“监管控析”平台能力,具备快速落地应用场景的能力。
  • 保持对新技术及外部技术应用的热度,必要时承担运维适应性能力提升布道的角色。
  • 建立运维平台化能力成熟度模型,推动平台化持续性提升。

更多文章见微信公众号:运维之路。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3

添加新评论0 条评论

Ctrl+Enter 发表

作者其他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