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风
作者落风2020-08-09 11:16
技术经理, 某大型保险集团

一位资深金融IT人士的职场前半生:运气和努力谁更重要

字数 7265阅读 13028评论 8赞 17

笔名:落风 就职于一家金融世界500强,主要从事IT基础架构运维管理工作,有十多年丰富的扫雷和背锅经验。主要合作伙伴:IBM,VMware和Redhat,奋斗目标:一个金融IT圈的斜杠中年。个人微信:smile-knight

企业信息架构随着时代在不断的演化升级,从集中式走向分布式。这种变化趋势的背后,也对相关传统岗位的人员带来的新的挑战和职业风险,当然,机遇与风险并存,迎难而上还是被时代淹没,这其中很大一部的决定权其实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天就着这个话题,跟各位做一些心得分享。

先讲两个跟IBM有关的故事,大家感受一下。

故事一:

这个是写文章当天中午,刚刚听到的。客户是台北的一家交通运输公司,该公司的票务核心系统使用的是IBM Main Frame,购票场景,客户先查票,通常都会先查询多次,就像我们自己旅行,选火车票和机票的时候也会查半天,等确定好了行程之后,再下单购票。

对于系统来说,查询远大于交易,读写比很高。系统现状,IT资源使用率很高,IBM大机的成本更高,其实一个读写分离的系统架构就能用来很好的解决用户的问题,但考虑到技术发展趋势,这个项目可能会被打上一个IBM主机下移的标签。

这对IBM来说,不是个好事,但IBM全球服务部(GTS)基于客户长期合作的关系,做了很多工作,最后建议客户将拟下移的应用部署到Redhat的OpenShift平台,一方面帮客户实现了基于新一代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相关主机资源,VMware环境和容器平台实现了混合云架构。

你看,坏事变好事,IBM整合了更多的资源,给客户提供了最新的Total Solution。

故事二:

IBM在全球曾经独步天下的产品就是其大型机,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在全国大集中的时候也都进行了深度捆绑。

但其实,早年间IBM就在其大型机上通过分区技术支持Linux。在最初IBM AIX发行Version 5的时候,还特别叫AIX 5L,其中这个L就代表Linux。那时,Power也支持Linux分区,但是使用者甚少。

随着去IOE的呼声越来越高,IBM z系列主机和p系列小型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为了顺应时代发展,IBM又发布了两个产品,LinuxOne和PowerLiunx,试图与X86进行竞争,但收效甚微。

不过国内依然有用户还是采购了LinuxOne,而且据说采购的规模还不小,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不过后来该客户,据说又花了小10亿跟腾讯签了一个私有云项目。

你看,技术并不是很重要,客户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传统和新兴的,客户都要齐头并进。

科技发展趋势

说到技术趋势,现在的IT圈,都是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的风口。传统的IT基础架构,也随着技术的变化而演化升级。

数字化时代,5G时代才是未来,就好像今天的微信已经成了基础设施,时髦的词是生态,是新基建。

系统层面,伴随着老基建一路走来,从主机和小型机,慢慢演变到X86架构下,基于VMware的虚拟化基础架构和KVM的IaaS平台,再到基于容器技术的PaaS平台,以及云计算无所不包的XasS。

总之,基础架构从集中式,烟囱式,演变成资虚拟化,源池化,再到最后的分布式,微服务,容器化。每一次迭代升级,都是一种优胜劣汰。

商业与开源

看上去更像是后工业时代和移动互联时代对抗,也是中国的大国崛起与西方世界的对抗。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开源软件给了传统商业厂商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美国的亚马逊从卖书的,摇身一变成了互联网科技大佬,国内的阿里,也从一个黄页公司,演变成商业巨无霸,高举着去IOE的大旗,目前这种趋势还在进行中,而且从互联网扩展到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架构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分布式对集中式的替代。

另一方面,中国科技创新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腾讯和阿里这样的重量级互联网企业,中国还有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开始在国际舞台上争夺科技话语权。

中美贸易战以来,再加上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反全球化浪潮也一浪浪袭来。为此,决策层也做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一方面我们继续保持开放的姿态,延续外循环,另一方面,但我们也不惧怕,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内部市场,所以未来发展内循环经济成了重点。这里,对我们也会有影响,IT组件的内循环的趋势也会进一步提速。

这些,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组织随需应变

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每个阶段都会出现大的风口,既有微信、小程序这种应用级,也有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底层科技。

每当新技术出现并形成趋势后,如何顺应趋势,推动业务发展,就成了企业战略需要重点考虑的。现在我们的口号都是“科技驱动!”。自上而下,落到实处的就是组织架构的调整。

比如,当年腾讯微信霸屏,传统企业就基于微信生态做业务支撑,没个官微怎么链接客户。另一方的阿里,先是科技公司,后是数据公司,因为积累了海量的用户交易和行为数据,就可以做生态,对生态赋能,形成正反馈。

试问,你的公司看到了这些趋势,会采取什么措施。那时,我司科技部门就成立了移动互联和大数据部门,从此有了新的微信端开发的,有了产品和运营,那些原来做报表也逆袭成大数据专家。无独有偶,因为“棱镜门”事件,信息安全也被提到更高的高度上,再到HVV行动,安全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组织是人的组织,每次组织变更不是改架构,改名字,而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服务战略,创造价值。怎样才能成为那个符合战略需求的人才,才是你需要思考的。

说了太多趋势的东西,具体到一些传统的岗位上,也会各有不同,下面我就从自己的经历,给各位讲讲我的故事。

系统运维岗

我就职于一家金融世界500强,属于基础架构相关资源运维管理的技术前浪。

我所在的岗位叫系统管理岗,主要负责小型机、X86、存储、负载均衡、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备份容灾,好像很全面了,早年间打交道的都是外企大厂。

前面说了,随着技术的发展,组织会顺势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随着公司发展,人员规模的扩张,岗位也会调整。

所以,从岗位角度讲,变化是必然的。对个人,就看你是不是变化的受益者。别说岗位了,公司真是要调整转型,干掉的就不是一个岗,而很可能是一个部门。想起了那个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收费员被ETC下岗的故事。其实岗位不重要,技能才重要。当然,往好处想,公司发展壮大,士兵都能成为将军。

初识IBM

我是从Windows系统运维和SQLServer数据库管理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这要归功于当时微软的技术认证体系和市场宣传。

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做什么工作,那个时候微软给我指了一条道,也算是找工作的敲门砖。

很多时候机遇很重要,如果没有公司跟IBM的紧密合作,我想也不会塑造今天的我。

2000年初,IBM在国内代表了先进的技术生产力,头顶是有光环的。2002年初,我在日常的Windows管理工作之外,主动选择接触IBM,因为喜欢运维管理,不喜欢开发。

之后的十年,借势学了IBM大机之外,所有能学的,未必样样精通,但是格局肯定比以前大的多。

那个时候,以为技多不压身,未来工作无忧,现在回看,好像都挺浮云的。但收益获的是一些关键词,AS400和POWER小型机、SAN和存储、DB2和Informix,TSM,WAS和MQ。

那个时候,眼里只有AIX,完全无视Linux。

这个阶段最终要的感悟是,主动学习,跨界发展。工业化时代讲求精细化分工,但是岗位分工太细,就会导致做事的视野受到局限。

很多时候,大多数人是看不清未来的,我自己就是这样,虽然学了很多技能,但是依旧没有学会停下来,仔细想想,抬头看看。工作期间,也曾有领导希望我去做BI,但是我放弃了,现在回看,在这个抉择上,好像有些不明智,扼杀了自己成为大数据专家的可能。

重要的转机

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这个转机,我的人生会怎样,只是人生没有如果。

因为一次事故,我被安排接手我曾经看不上的X86服务器,一次接收好几百台。

之后,我的视野里出现了VMware,当时我们的服务器都是物理机,只有少量的Citrix用来做VDI创新,对于服务器虚拟化没什么经验。那会挺好奇,VMware出现了很多年,我们为什么一直没有用呢?也许就是把机会留给我吧。

后来的数据中心迁移,我借助VMware这个平台,一次性把我们所有的服务器,能虚的都虚了。用相对较小的代价实现了运维水平的整体性提升。

做个数据中心搬迁好像能掉层皮,别的不说,反正胃是累出了毛病,但是的确是职业生涯中珍贵的经历。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感悟是,自己的视野其实依旧是狭窄的,被IBM一叶障目。只是运气尚好,接管了X86,为自己的未来做了铺垫。最重要的是,接管了VMware,让资源池化,但离分布式还有距离。

很多先进的技术都不是突然出现的,都会经历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每个人不断的学习,不再是跟随某一个,或某几个厂商,而是要更多的去观察外部,多从外部获取信息。

这个阶段,我依旧被陷在自己的琐碎的事务中,缺少相应的思考,更多靠的是运气。但是,运气也是契机,也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试水互联网

数据中心刚刚迁移完最初的几个月,借助VMware强大的交付效率和之前资源投入的存量红利,休整了一段时间,工作和生活的状态也因此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也隐隐的感受到一些潜在的危机,身在其中,却未必得法。我预见到了虚拟机规模膨胀的问题,有问题自然就会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个时期,我对开源非常感兴趣,这和圈子也有关系。因为这个时候,我的视野了又多了一家公司,Redhat。借助厂商和服务商的资源,我开始拓展Linux的边界,首先圈定了一个叫Puppet的东西。

但我不知道,半年之后的那个春节,会有一个更大的挑战在等着我。

临近春节,老板突然决定跟腾讯在春晚进行合作,进行业务推广。然后,公有云突然就来了,那个时期的腾讯,做自己公司的产品运营还行,但是做ToB的生意,还差得远。不是说他没有能人,而是时间紧任务重,他们把精力都放在了业务支撑上。

一开始,想向腾讯求助,但其实他给不了我想要的支持,我觉得双方都有问题吧,不过我心里大概也有底,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因为之前的半年我在Puppet和Salt上做了积累。

最后,就是依靠这两个小东西,我们支撑了100+云服务器,900+Tomcat集群的高效管理,变更发布能做到一分钟以内。现在看来,这个技术水平肯定不是很高,但是对于当时一个传统行业来说,足够先进了。总之,作为运维,即使是互联网和公有云,我们也没有掉链子,圆满支撑和保障了项目成功。

这个项目里面,更偏重互联网架构,分布式其实涉及不多,主要就是知道了公有云具体是怎么玩的。

项目的成功,极大的提振了公司对于互联网的信心,随后的架构从软到硬,开始全面转型。分布式和新技术开始全面渗透。传统岗位只能转型,谋求新的发展。

先说基础的IaaS层,一方面是引入了新的私有云服务商,构建新一代的云平台,但没有走OpenStack的路线,另一方面,是用分布式技术替换现有商业架构,这里面主要是引入了超融合架构。

软件层面更多的是引入开源,一时间百花开发,Tomcat、Mysql、Nginx、Redis,RabbitMQ等闪亮登场,到了今天就更多了。

这一阶段的感悟是,很多时候没有人会告诉你未来某一时刻会发生什么,不会给你时间让你做准备,依靠的依旧是主动学习。其实,最好的成长就是跟企业一起变大变强。

另一个感悟就是圈子,有句话大概意思是说,你身边密切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水品,就代表的你的水平。所以,应该多跟比自己强的人多交流,去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工作。

我当初接触开源,就是因为有个服务商算是开源圈的,所以我也相应受到了影响。最终,我自己也开始在这个圈子里折腾。从Puppet和Salt这样的配置管理,到Redis和MongoDB这样的NoSQL,再到Docker这样的新基础设施,你会发现开源像是一个黑洞,不断的吞噬着你。

快速的裂变

说到分布式,再谈谈其他几个我熟悉的岗位
**
存储和备份:**

对于存储,以前总会说SAN、NAS和OBJ,目前这些技术站都有相应的开源或基于开源封装的商业,比如Ceph,以及XSKY和杉岩。当然,还有Gluster。

在云环境里,存储其实是个很重要的底层平台,但是在现在商业环境里,考虑搭配灾备的业务连续性等场景,传统SAN存储其实还有很多的生存空间。

但其实从数据膨胀的角度看,NAS和OBJ的增长速度,远高于SAN。基于这种情况,我个人觉得如果不是统一的云平台,而是技术栈独立的话,一个NetApp+一个HCP足矣。

至于你非要买XSKY,去替代SAN,我觉得也不是不行。这里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可能会考虑买个分布式存储当个备份设备,目前很多分布式存储在做第二存储的生意,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最近学大数据,感觉分布式对传统存储的替代其实是非常明显的,只是这种趋势在传统行业的显现有一定滞后性,这里主要的原因来自于上层数据库的,如果这一层被有效突破,我想存储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数据库和大数据:

早期的商业数据库我基本上都维护过,后来Oracle发明了一体机,极大的延缓了Oracle被替代的速度。

我们看到的是非常大量的MySQL被上线,既有读写分离,又有分库分表。再加上NoSQL,传统的运维水平和效率,在没有平台支撑的情况下,DBA很容易崩溃,体力活多余脑力活。

记得当年我领导把DBA从我这里剥离的时候,其中就有对我工作的抱怨。不是你加班了,数据库就不出问题了,该宕的早晚宕。那个阶段,就是这个样子,人少活多,尽力不出大问题,不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是底线。

后来DBA被独立组队,我在数据库领域上停顿了一段时间,有些知识没有及时更新,最近因为疫情,我又重拾了一下。

结果发现,新产品和新技术层出不穷,比如SequoiaDB,TiDB这些都是基于X86服务器和本地磁盘构建的分布式数据库。还有基于关系的图数据库Neo4j,甚至连SQL都被弱化了。

传统的DBA如果只做运维,只会越做越窄。今天有多少DBA是能够驾驭实时数仓和用户画像的。

再看看大数据,Hadoop生态里新组件更是雨后春笋般的茁壮成长。Hadoop,Hbase,Hive和Spark,还有Kylin和Druid。仅仅是实时数仓这个概念,分分钟就把我们用的DB2给秒杀了。

企业现在都在做数字还转型,就好像RPA+AI这样的组合都是当下可以展望的。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离数据和业务更近的岗位应该在未来更有竞争力。

回想自己这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主体上算是跟IBM这样的外企一路走来,后来夹杂了VMware和Redhat,从商业到开源,从封闭到开放。

一不留神,码了很多字,以我自己的从业经历和最近的学习,重新审视了当下科技的发展。

经验总结:

在当下技术发展趋势下,我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些建议:

1,每个公司不一样,所以你要看分析自己公司的情况,这就涉及大公司和小公司的问题,我更喜欢小公司慢慢成长成大公司。公司小的时候,你可以学很多,不要让自己的技能过于单一,多跨界学习。现在的大公司,你去了,基本上就是螺丝钉,岗位相对单一,如果已经在了,有机会可以考虑转岗。

记得有一次,公司招了一个在互联网大厂的资深MySQL,实际却是维护Oracle,结果入职第二天,这人就撤退了,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谈的。但是选择肯定是对的。顺势而为,少做与趋势对抗的事。

2,抓重点,跟趋势,主动学习。有机会多做项目,趁年轻多拼搏,多积累,因为公司资源有限,有些东西需要争。互联网公司喜欢赛马,搞内部竞争,这种竞争虽然残酷,但是如果胜出了,可能就能改变人生,工作中需要梦想。而且技术这东西,实践最重要。

3,最近在补习数据库相关领域的知识,有个感触就是,这个时代淘汰的不是你陈旧的知识结构,而是你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你可以找出很多的理由,但是结果是你知识陈旧,思想跟不上。但是怎么才能保鲜呢?就是你要利用8小时工作之外的时间。

4,自动化,人工智能对人的替代始终存在,未来也会越演越烈。有了云平台,很多工作在页面上点点菜单就能实现了,分布式也让性能和可靠性变得弱化,机器人比你执行的效率更高,更标准,更可控,没有平台的时候,你累死累活,有了平台,你清闲了,但不是让你休闲,而是让你再出发。

5,运维做久了,思维也固化了,有自己的路径依赖。要想办法借助外力,打破这种格局,让自己别太舒服。以前,我不喜欢开发,但是现在发现,会写程序是很好的能力,听说潘石屹之前都在学Python,你仔细品品吧。

6,再回头说趋势,如果说新冠疫情促进了内循环经济,那么可以预见的,IT国产化也会提速,目前在各个IT领域,已经有大量的国产对外资形成挤压,再加上开源,相信外企的日子,尤其是美资会不好过。所以,适时的拥抱一些国产和开源,没有坏处。你看看人家中信银行,更是上线了自研的数据库。

7,做IT运维,工作过于被动。维稳和创新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下,降本增效也成了主旋律。另外,一个具有AIOps能力的云平台已经不是什么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以前你还给别人装个系统,以后这种场景都没了。再看看公有云就知道了,很多服务都是自助的,只要用户钱花到位了,要啥有啥。

传统的永远是观念,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可能才能在未来你为自己争得一份生存的空间,你转身回看的时候,一层层的后浪就在那里,只是,当你有了冲浪板,至少拥有了选择乘风破浪的能力,而不是直接被拍到沙滩上。

简单回顾了一下自己的经历,尝试跟当下可能存在困惑和焦虑的你一些建议和帮助,时代变了,作为前浪的我,也需要时刻保持进取的心态不断学习。

套用“得到”的一句话:“其实,在所有真正的竞争中,运气和努力的关系,从来都是这样的:靠运气一路支撑,以至于你在关键时刻有机会付出努力;或者反过来,你一直努力,以至于你在关键时刻有机会看看自己有没有运气。这才是世界真实的样子。”

因为篇幅有限,很多产品和技术无法,以及对趋势的看法,无法详细列举。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加我微信,一起畅聊技术!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17

添加新评论8 条评论

zhangyj508zhangyj508系统运维工程师, 北京银信长远
2021-02-26 16:00
精彩
zhangyj508zhangyj508系统运维工程师, 北京银信长远
2021-02-26 16:00
精彩
zxh728zxh728IT, sccx
2021-02-23 08:29
写得非常不错,适合正在迷惑的自己
zxh728zxh728IT, sccx
2021-02-22 09:52
写得非常好的一篇文章,学习了!
Pen点Pen点小学生, 某公司
2021-01-13 15:38
写的真好
lunna163lunna163售前, best
2021-01-08 09:16
hao
孤魂小建孤魂小建软件开发工程师, 某互联网公司
2020-08-12 16:40
杨博杨博IT顾问, 某科技公司
2020-08-10 15:54
就像《冈仁波齐》中那样,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好奇心,开放的心态,终生学习的气魄,是立足的根本。 关于趋势我发表下我的看法: 精益治理下的粗细交错是未来的应用; 知识图谱是未来的数据库;数据湖是未来的数据仓库。
Ctrl+Enter 发表

作者其他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