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_hu86
作者light_hu86·2019-06-12 18:13
系统工程师·某省金融

农商行/农信社如何通过云管平台实现Power和X86资源自动化管理探讨总结

字数 10492阅读 2968评论 0赞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AI、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方兴未艾;在金融科技化变革的浪潮中,如何把握金融科技发展的脉络,是农商行/农信社立足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农商行/农信社只有紧随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技能力,才能应对科技日益变化的明天。同时随着银监“十三五”对于云计算架构平台迁移的要求,云平台的建设越显迫切。实现统一的云管平台能够有效整合和利用银行内部多种异构资源,统一纳管X86、power及其它虚拟化,简化内部IT架构,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消除设备使用信息孤岛,降低运维和管理成本,因此如何对银行现有的设备(X86和Power)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管理是每家银行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建设云管平台第二个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就是云管平台建设的标准化问题,应该说标准化是实现自动化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实现企业IT建设可持续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方服务目录标准化、接口标准化对接、各种资源的标准化定义、交付流程的标准化约束等等;只有标准化先行才能保障后续建设的持续进行和提高。
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云管平台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实现资源自动化管理能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结合云平台提供的自服务能力,能有效的提供设备自动化、批量化部署;应用自动化、流程化安装;这是提高企业IT资源交付效率的关键手段,因此如何在云管平台上实现资源的自动化管理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关键问题。
因此twt社区平台特意邀请了银行的实践嘉宾和浪潮商业机器技术支持专家一起线上答疑交流,进行疑难问题汇总探讨。

1、在进行云管平台选型时,需要考虑哪方面或通过哪些方面来判断哪个厂商的云管产品更适用?

市面上有众多云管平台的品牌和厂商,作为技术能力水平较低,科技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依靠厂商的实施和开发的企业来说,该如何进行云管平台的选型,都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为了兼顾质量、功能和成本,都需要考虑哪方面或者通过哪些方面来判断哪个厂商的云管产品适用于本企业呢?
回答1:没有一个所谓最好的云管平台,选择业内比较领先的供应商,并考虑其云管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来选择。
如下考虑点供参考,包括但不限制于:
1) 产品真实案例;
2) 目标云管平台与现有/目标技术架构的匹配情况
3) 产品的严谨测试;
4) 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考核厂家的定制化和长期开发演进能力;
5) 公司规模,技术人员
6) 售后服务,遇到问题能否及时的给出解决方案
回答2:云管平台与云平台不同,单就云管平台而言,是通过对已有资源池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为云服务使用者提供云服务,并为云服务提供者提供云平台的运维、运营能力。因此,云管平台更注重的是平台的纳管能力。在选择哪家厂商的云管平台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如要纳管的资源池类型、数量等,再根据纳管需求,来选择云管平台厂商——与自己的需求越匹配越合适。当然,在选择厂商时,还应考虑厂商的规模、技术力量、本地服务能力、产品成熟度、同业案例等。
此外,在产品选型时,还应根据自身的云平台建设规划,考虑云管平台的技术框架和技术路线等
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当前基于kvm的虚拟化从稳定性、成熟度、配套备份及灾备方案考虑, 是否具备应有在银行生产环境的条件?

回答1:目前华三的虚拟化cas是基于KVM虚拟化技术的,就华三云管那套(包括基于KVM的cas、基于Ceph的onestor及基于openstack的cloudos)来说,成熟度和稳定性而言还好(因为有在使用,开发和生产都有),备份的化同爱数的结合比较紧密,nbu来说小部分功能还是存在着问题,但不大。
国产的坑还是有,但坑不大。
回答2:同意,现在可以放在一些不重要的系统上进行使用。另外,由于分布式架构的发展,也可以使用在分布式应用的系统上。
回答3:个人以为,目前KVM的稳定性和技术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大适合用于稳定性要求很高的银行系统,但作为技术研究,可以适当用于开发环境。

3、云管平台建设考虑纳管容器,当前阶段银行上私有云是否考虑直接上容器云,条件是否成熟?

回答1:云管平台建设可以考虑纳管容器(云管平台管理IaaS和PaaS),当前可逐步建设技术团队,随着k8s技术的成熟,可建设容器云,并逐步将敏态应用迁移至容器云,并建设DevOps流程和文化。
1、应用方面,应用包括稳态和敏态,容器适合银行敏态业务的应用(或者互联网应用),且需要进行无状态化改造;
2、DevOps方面,银行采用ITIL流程较重,需逐步采用较为轻量级的DevOps流程来适配容器云平台建设和应用,这需要从制度流程上和团队思维上进行逐步改变;
3、团队方面:容器技术本身较难,需要技术研发团队进行新技术的调研、二开、应用的开源治理工作,同时运维支持进行问题排查工作;
4、技术方面:目前技术路线已经非常清晰,由原来的三国争霸(k8s、mesos、swarm)转变为一家独大k8s,大家可以紧追k8s路线,且k8s经历了大版本的变更已逐步稳定、国内外生产案例具有大规模集群案例,基于k8s的方案已逐步走向成熟,k8s生态也逐步建立起来,当然相关组件还需进一步生产实践;
5、云管建设方面:容器属于PaaS,但同时也可以资源进行资源交付,适配敏态业务,因此云管平台建设可以考虑纳管容器,进行资源管理,对于敏态应用分配容器资源。
回答2:1.容器云和云管的关系定位可能需要先考虑清楚,云管传统上是面向IaaS层的管理,容器云更适合PaaS的一种实现
云管纳管容器云会使云管平台复杂化,建议考虑资源管理和应用管理分离。
2.目前容器技术或者说容器云或者容器化paas技术还不成熟,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构建容器云平台,需要具备很强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化能力,核心系统目前并不是很适合上容器云
当然,这个也基于具体的需求和要求
3.容器云的优点也很明显,适合弹性,敏捷的业务应用
4.现阶段银行一些业务可以上容器云平台,可以基于容器云平台构建弹性敏捷的平台支撑能力,构建中台服务能力
5.上云不代表一切上云,需要明确哪些业务可以上云,有什么好处,哪些业务或系统不适合上云,有什么不足,尽量不要人云亦云。

4、亚马逊、阿里、腾讯、华为等厂家的云平台产品,应该如何进行选型?

目前市面是的云平台主要是亚马逊、阿里、腾讯、华为等厂家,这些厂家在架构和技术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有用过的企业欢迎分享分享当初的选型经验,以及各自的坑都有哪些?
回答1:亚马逊就不说了,技术老大,落地中国比较难,适合外企在中国部署分支机构,其他就不多说了。
阿里:非常的重,要搭载飞天,飞天是闭源,你将会终身被阿里绑定,而且管理节点较多,相对来说管理开销是最大的,但优势也很明显,组件多,应用生态最好
华为:建议你问问销售——>供货有问题吗,操作系统能提供吗,这俩问题能解决的话华为不错,但是也是基于openstack,也是有软硬件绑定,也是捆绑华为的各种平台,但是能稍微比阿里绑的轻一点
腾讯:势头迅猛,管理节点开销最小(分配到宿主机的),生态正在建立,对企业的支持不一定能够教你满意,还有一个重要点,他们实施团队不是自己的,而是第三方合作伙伴,实施经验和原厂支持力度需要你好好斟酌。
回答2:上面列出的亚马逊、阿里、腾讯、华为等几家厂商都有自己的公司云产品,对于银行来说,为确保数据安全可控的前提下,私有云是选型的方向,当然也有部分业务需要放在公有云上去,但逐渐迁回来是一个趋势。这几家其中也有自己的私有云产品,比如华为、腾讯等。首先如果需要选择公有云服务来说,主要考虑:1、价格;2、服务;3、售后支持。也有些论坛反映某家云的客服电话就没打通过。而对于私有云来说,根据自身的需求出发同厂商进行交流,考虑如下:1、价格;2、功能是否满足;3、定制化开发;4、技术支持能力等。

5、银行上私有云,是用基于Openstack开源技术路线,还是用基于VMware的商用路线?

银行上私有云技术路线用基于openstack开源技术路线或者用基于vmware商用路线的路线选择分析,各有什么优缺点?
回答1:银行上私有云技术路线用基于openstack开源技术路线或者用基于vmware商用路线的路线选择分析
银行应做专业的事情放贷, openstack让华为做就ok了, 对标vmware进行价格打拼,华为的openstack和vmware,目前技术水平还是有些年差距, 继续努力开发容器目前都是外围系统使用类似 静态网页的,金融行业用容器还没看到关键业务上线!日后开发和运维能力提升后 可能用容器或者一步到位用serverless
回答2:对于银行来说,如果自身技术力量不足的话,采用开源的技术路线来自行研发的话,投入比较巨大,遇到的坑也会比较多。对于采用openstack技术的公司(比如有人提到的华为、华三等公司)还是采用vmware商用的(vRA)来说,看银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出发。说白点就是我的需求你能做吗,出的钱你能接受吗。对于vmware这种外商来说,定制化成本比较高。如果还需要同自身第三方系统对接的话,这方面投入会比较大。而对于容器来说,使用的面没有虚机那么广,一般不用在生产系统里,建议还是在观察研究。

6、云管平台的建设是否对网络有要求?

云管平台确实极大方便资源的管理,能够提高运维效率,但建设过程中是否对网络架构,带宽等有限制?
回答1:一般情况下,管理性的操作对带宽没有太大要求,但涉及数据迁移的网络,就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主要考虑因素包括:
1) 虚拟机迁移时的带宽;
2) 数据复制时通道和带宽;
因此,云管平台一般建议考虑三个网络: 带外管理网络,业务网络,数据迁移网络。
回答2:没有。只要云管平台到云平台的API调用可达即可。
回答3:云管平台的话带外管理的话千兆即可,对于业务网络和存储交换网络还是建议要万兆网络。

7、关于云管平台纳管深度的问题?

对powerVM、VMWARE、网路等设备的纳管,纳管深度很难达到100%。比如powervm,现实中部分管理员习惯性通过HMC或者powervc管理资源,部分管理员会通过云管平台管理资源。不同平台的操作,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我想vmware,F5等网络设备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建议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回答1:powerVM hmc, powervm powervc, vmware vc, vmware esxi, 华为网络sdn AC , cisco SDN APIC, f5, 山石防火墙, cisco基础网络交换机, 华为基础网络交换机 都对接过.
风险一定有, 但比手工误操作风险小多了,
全是页面操作永久保留数据.
统一规划资源池, 所有操作都要云平台进行, 如果必须手工操作需要在云平台进行数据修正,避免上下数据不一致问题.
云平台一定要做好技术推广,和强制应用, 不然, 和当年CMDB一样无法保证数据准确性,
如果你担心的问题是数据准确性的问题说明你的系统部门配置不适合做云化管理,
优化人力配置是最重要的, 要使人力配合云平台进行运维才能 , 避免更大的风险.
我看到过很多项目是因为各个部门,人员因为各种责任问题, 相互制约导致的 云平台使用困难,上线后用的自己用,不用平台的手工操作. 最后不是云平台的概念了, 是部门业务系统感觉!
但并不代表这种运维模式有问题, 而是无法完全云化的问题!
回答2:您提的问题,确实实际存在。因此入口的唯一性非常重要,如果又可以通过云管进行操作,又可以手工通过被纳管设备的管理界面,必定会出问题。此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流程来进行保障,进行流程、制度上的约束。 因此被深度纳管不是问题,而是纳管后逐渐适应单位内的资源申请流程变得非常重要。
回答3:希望能再明确下问题。如果是关注安全和风险的话,实际上这是权限的管控问题。 云管平台/资源池管理平台/虚拟化管理平台,能够根据业务的需要进行资源的调度,确实带来了风险,例如对主机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的错误设置,甚至删除、数据丢失的风险;
为降低风险,一般可以从以下各个方面加强建设,降低风险:
1) 优化破坏性操作的流程设计,强化审批制度;
2) 多维的权限设计和控制,例如资源分组,对象权限分类,以及响应地用户和角色的设计设计和管控;
3) 强化数据的备份

8、云管平台自动化管理服务器具体能做哪些事情?

回答1:不同厂家的云管平台有不同的配置和管理模式,至于实现的功能、能做哪些事情、实现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一般而言,功能包括但不局限于:
1)虚拟系统的部署和管理;
2)镜像的管理;
3)用户、多租户、安全管理;
4)流程管理;
5)存储资源管理;
6)网络资源管理;
7)资源的监控管理;
8)计费计量管理。
回答2:打补丁升级、巡检、收集数据、安装软件包、执行批量任务等等。

9、如何在SDN网络中实现Power和X86资源的自动化管理?

Power和X86资源的自动化管理中SDN是采用软件SDN还是硬件SDN方案?Power和x86的网络能否实现全面打通,即在同一个VPC内?

回答1:(1)关于SDN网络。PowerVC下的neutron理论上还是软件形态的sdn,即很多功能都是自己实现的,原理上应该和现在华为、华三、思科的SDN的方案互斥。但PowerVC下使用的SDN网络不能跨出自己的管理范畴,即不能管理x86的设备,因此比较尴尬。
(2)Power和X86现在的网络好像现在不太好实现在同一个VPC中
(3)在PowerVC下,应该使用的还是集中存储。
回答2:个人的理解是:硬件和软件SDN,最终将实现协议的标准化。
例如当前Power架构的基础云平台PowerVC支持基于开源Open VSwitch的SDN解决方案,架构示意图如下:
soiv8l8pfn

soiv8l8pfn

Network Node 同时支持Power&x86架构。
至于“实现power vm和x86 vm都支持sdn网络”实际上不是Power或X86平台的问题,而是SDN标准的软硬件统一过程,就是说,即使都是X86平台,硬件厂商不同,软硬件解决方案不同,照样存在兼容的问题。
补充一点: PowerVC支持分布式存储SDS部署。

10、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云平台自动化运维管理能力?

云管平台比较重视流程管理,我不太清楚目前大数据分析技术在云管平台本身应用程度如何,不把大数据利用起来,云平台的管理恐怕还是基于传统人工决策模式,自动化管理程度肯定不会太高。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实现和提升云平台自动化运维管理的能力?我认为这方面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回答1:大数据是一个趋势,A(AI)、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四个维度里的C和D结合在一起,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对于大数据而言,如何对云平台里的数据进行收集,收集什么样的数据,进行怎样的分析,出来是什么样的结果,结果对于自动化运维有什么意义,都是值得去研究的问题。单纯的分开建设是比较简单的,但如何把数据收集后进行清洗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回答2:有道理,有同事在排查一些云平台的问题过程中,就碰到过日志极为琐碎,出现了大量日常信息将故障关键信息掩盖的过程,在日常维护、故障排查过程中,如何在大量日志中快速地找到故障关键字是个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领域,这方面确实有待加强。
个人理解,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过滤日常常规信息应该是容易做到,而不常出现的信息应该是我们日常维护的关注点。 目前已经有业内多家从事智能运维的公司,比如深圳数智慧等可以提供支持Power、x86等多种异构云环境的智能运维平台。

11、powervm和x86涉及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的如何实现统一管理?

回答1:目前的主流的高级云管/虚拟化/资源池 平台一般都支持OpenStack、VMware和PowerVC等开源或商业平台的API对接,例如OpenStack中有专门的针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进行管理的组件,基于OpenStack 的PowerVC提供了对应的API,VMware也有自身的API接口。
特别是针对Power平台的资源管理,在没有基于OpenStack的PowerVC平台时,要实现PowerVM和X86的异构统一管理,有一定的复杂度---必须基于IBM较为封闭的HMC进行。目前PowerVC已推出多年,现在国内和国外众多的集成厂商很容易就基于OpenStack接口编制自身特点的云管平台。

12、power与x86 有统一的云管平台吗?

回答1:国内外领先的众多高级云管平台都已经可以实现Power和x86的统一管理,各家云管都是各有特色,具体请按需选择。如下是部分支持Power&x86异构云的主流国内外云管平台供参考:
bpnyvs9nf1f

bpnyvs9nf1f

回答2:市面上没有见过非常成熟的产品。由于Power的管理体系和x86的管理体系各自有各自的选择。
回答3:非常成熟的产品很少,对于power和x86的选择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有所偏重,比如对于x86比较偏重,在power的实现上部分功能不支持(这里基本功能都支持)。随着去IOE的持续进行,未来x86一统天下。

13、统一资源管理平台能否实现power和x86以及存储的全方位运维管理?也就是一个云管平台管理整个数据中心?

回答1:技术上可以实现,但实际落地方案有许多技术及非技术因素,包括业务需求、流程、运维监控等等各维度的问题。
先从纳入管理的角度,目前的主流的高级云管平台一般都支持OpenStack、K8S、VMware和PowerVC等平台的API对接,可以实现主流平台的纳管。如果有更多的硬件或虚拟化平台加入,选项无非两种:
云管平台厂商有能力进行对应硬件或虚拟化平台的API接口开发对接;
新的硬件或虚拟化平台提供已受支持的标准接口或插件,能够融入原有云管理平台;
另外通过开源的OpenStack框架,其之下中有专门的针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进行管理的组件。
回答2:理论上说是可以实现,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少有这么干的。因为出于一个云管平台管理整个数据中心的思路从出发点来说是好的,简洁管理。但落地方案存在着诸多因素。
1、考虑云平台的稳定性,一旦云平台挂了,是否对整个数据中心存在影响,目前市面上存在着的多云管理,就是考虑解决单云的问题;
2、云管平台的兼容性,是否能对诸如power资源的全方位资源管理,有些云管平台对power存在着部分功能无法实现的窘境。

14、关于“云化”的概念,部署模式,应用场景,成功案例,有哪位给扫盲一下?

回答1:谈“云化”这个词之前,需要先谈一下“池化”;
池化,核心是指资源的池化,能够通过虚拟化的技术整合硬件(服务器,存储,网络)资源,进行虚拟化后作为资源池对外交付;这就是“云化”的最初的形态,也是云化的基石;
再谈“云化”,云化当然是伴随云计算的兴起,而形成的一种通俗的叫法,并且云化具有动词的含义;
因此云化,也就有了基础架构的云化和应用的云化,基础架构的云化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应用的云化大多数公司采用的方案如下:
1.在IaaS上构建一个PaaS平台(目前大多数公司采用Docker+K8s技术);
2.基于PaaS构建企业的微服务应用架构;
3.同时构建CICD持续交付平台实现应用的敏捷交付;
应用场景,主要是面向企业的偏数字化或互联网业务,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敏捷的迭代,同时应用有弹性扩容等要求,(可以参考12要素);
成功案例:阿里巴巴的中台架构,微信都是采用这样的技术体系。

15、农商行/农信社如何通过云管平台实现Power和X86资源自动化管理?

目前以VCenter搭建了开发 管理类 部分非关键业务的资源池,以后期虚拟化需求,针对VCenter的license受限,如何选择虚拟化平台架构?针对不同的云管平台架构采用原生态的接口或者OpenStack的组件实现,如何平滑过度或产品选择?
回答1:各种虚拟化平台有着不同的商业模式、成熟度、灵活性、可靠性,总体而言,应根据业务的特点进行虚拟化平台架构的选择。
例如,对于数据库和关键业务系统,选择Power虚拟化平台做整合是目前业界的最佳实践,有众多金融政企案例;对于非关键的众多外围企业应用,目前VMware平台仍是比较成熟的选择;对于开发、管理类业务,可以更多考虑KVM、Xen等平台,以及面向新兴的无状态、敏捷开发的Docker等容器化技术平台。
目前的主流的高级云管平台一般都支持OpenStack、VMware和PowerVC等平台的API对接,如果有更多的硬件或虚拟化平台加入,选项无非两种:
1)云管平台厂商有能力进行对应硬件或虚拟化平台的API接口开发对接;
2)新的硬件或虚拟化平台提供已受支持的标准接口或插件,能够融入原有云管理平台;
针对VMWare和PowerVM等主流商业平台,建议通过云管平台直接对接企业级平台如PowerVC的API,更好满足特色功能及服务支持等综合考虑。对于开源软件和其他非主流异构硬件,通过OpenStack等开源框架中针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的插件是比较合理的选择,通过开源驱动插件支持众多异构软硬件等。

16、云管平台的优势在哪里?

目前x86有vmware的云管理平台,power系列的有power vm云管理平台,目前管理起来也很方便,现在要把资源进行整合来实现异构云管理,其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同时在效率,安全方面是否有过对比?最后,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案例有哪些?
回答1:无论是PowerVC或VCenter等高级虚拟化管理平台解决了虚拟化简单易用和管理问题,但未真正融入用户的生产运维架构,通过高级云管平台解决相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限于审批、计费、统一管理、全流程自动部署等等各维度,具体可以参考各主流云管平台的介绍。
优势: 以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客户的一套业务系统需要部署2Power做数据库+3X86应用负载,在没有统一云管平台的情况下这个需求需要在两个平台分别申请和批复,通常是平台管理员各自分配资源,应用人工部署等等;在统一云管平台下,一个业务系统的部署,一次性审批后即可下发和部署所有资源,并通过镜像模版+预定义脚本完成数据库和应用的自动化部署。
安全方面问题的理解:一个统一的云管平台,并不比没有云管平台更不安全。云管平台的安全设计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完整设计。
目前不少股份制银行、农信等用户都已经在生产或开发测试环境部署了Power+x86的异构资源池,并通过第三方高级云管或自研平台实现管理,并不断拓展场景中。
回答2:一体化管理,资源供给统一化、服务化。以及资源可计量化。这些都是优势。

17、云计算实例性能监控如何做?

针对单个云平台实例的cpu 内存 io的性能监控方面,从虚拟化层和从虚拟机操作系统层获取性能数据,哪个数据最有分析参考的意义?为什么?
回答1:有意义。
虚拟化层---这个理解应该是云管平台。
云管平台看的是总体性能指标,涉及总体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虚拟机操作系统看到的单个系统的性能问题,在单个系统进行性能调优时尤为关键。
回答2:性能监控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在操作系统内安装agent,另一种是云平台管理平面直接取监控数据。

18、云平台针对常用软件模版,采用镜像模版管理还是脚本自动化安装的方式管理?

回答1:通常建议融合使用。
一般而言,在镜像模板中包含了软件的预装及和企业的安全及系统、应用建议参数等规范
在模板部署时,根据具体业务的部署需求及配置需要,通过嵌入式脚本等方式将相关参数“传输”入模板,定制出所需的软件配置。
回答2:建议使用脚本自动化安装方式。
如果使用镜像方式,在后期会产生大量的系统镜像需要维护。

19、计算资源的统一云管平台能做到哪一个层次?

计算资源的统一云管平台能做到哪一个层次,只是监控还是可以做更深层次的资源管理、配置和调度?除了计算资源,其他资源有没有纳管的可能性?
回答1:
wcr4bejqg8

wcr4bejqg8

  1. 云管的定位要准确,参考工行的云管,不建议把监控,自动化纳入云管理平台,核心定位在资源的统一管理
  2. 以计算资源为核心,管理云平台的信息,资源的信息,资源和应用之间的关联信息,成本和费用管理等;
    3.云平台上的RDS等资源信息,云管平台也有能力去管理。
    回答2:统一云管平台能够对IT业务系统所需的所有资源要素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包括:CPU、内存、存储、网络等,不同厂商的云管平台,其功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对上述各个资源要素的管理是基本的功能。

20、云管平台的容灾设计?

云管平台通过自服务等提高了运维效率,那么云管平台能否提高灾备自动化切换效率呢?比如通过对网络、存储及主机的自动化操作,提高切换效率,降低人工操作风险?有没有什么好的案例介绍?
回答1:云管平台与灾备建设本身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领域的范畴,但也有可融合的交集来满足用户实际需求。
云管平台的总目标是IT架构根据业务的需求,能够灵活、迅速地实现各种资源(Power、X86、存储、网络)的调度和部署;
灾备的需求,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在灾难发生时,能够数据不丢失地在预定时间内尽快恢复生产,对管理和自动化有需求,其实才是灵活性问题;
当然,也可以将灾备的需求纳入云管平台,这就要求云管平台本身能够跨容灾站点存活;
在云管平台本身能够实现灾备冗余的情况下,确实能够提升灾备切换效率,例如在数据库和关键应用常用的Power平台提供了VM Recover Manager容灾切换一体化解决方案, 能够解决灾难发生时VM异地恢复、存储数据方向拷贝等设置,避免过多的人为操作,从而降低风险;
另外进行灾备建设时,要考虑云管平台本身无法及时恢复的场景,日常演练中,必须做好无云管平台的情景演练。
回答2:云管平台理论上只是资源申请平台,而不是自动化切换平台,这应该是两个独立的系统。民生银行自己开发了一套自动化灾备切换的平台。切换平台是需要调用底层的云平台的接口进行开关机,因此在云化设计时,需要考虑好三者的相互调用关系。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5

添加新评论0 条评论

Ctrl+Enter 发表

本文隶属于专栏

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是社区交流活动内容的总结及延伸,为大家提供了社区专家们丰富且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常见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非常值得大家收藏学习。

作者其他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