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简介
在社会、企业数字化信息化革新浪潮的今天,作为IT基础设施能力重要指数的算力能力,是企业顺应时代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评估指标,其承载实体为各型服务器计算机,而核心算力能力的关键硬件即为通用型CPU。在Intel、AMD等基于X86指令架构的国外CPU厂商产品几乎统治市场的同时,我们作为世界最重要计算机市场和引领全球数字化变革的国家的相关行业不断呼唤着基于自己设计生产CPU——“中国芯”,自2018年我国刚刚踩下加速油门的CPU产业及重点企业开始受到西方无情打压和裁制,要将其“扼杀”在摇篮中之的同时,更吸引到了亿万国人的目光,国家、行业,科技界围绕这一“卡脖子”领域吹起了“补短板”的号声。华为、海光、飞腾、兆芯、龙芯、申威等国内较有实力的厂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推出各型不同指令集和架构的通用CPU产品,并装备在各家国产服务器厂商的产品中,表现出产品迭代速度快,技术架构差异大,厂商侧重场景各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作为目前“国芯”的典型厂商及其技术路线,主要有三个方向 :
一、采用主流X86指令集的海光、兆芯,他们通过接受主流厂商技术注入的方式获得有限专利许可,从而推出了能够基本兼容现有应用代码运行的产品,具备天然软件生态优势,并且部分产品表现出了相对良好的单核性能;但由于其专利授权为国外厂商2016的技术,难以获得最新技术授权,只能走增加物理CPU核心数量的技术发展路径。
二、采用主流ARM指令集的华为、飞腾,其技术授权源于英国ARM公司的商业专利授权,通过购买相应IP授权后设计出自有产品,由于目前大多数手机应用都基于该架构指令集开发,因此相应产品也拥有相对良好的软件生态和应用代码兼容性,具备核心数量多和高能耗比的特点;但国内厂商也同样受捆于专利授权的问题(本月ARM公司已经明确拒绝向我国企业出售最新高性能服务器的IP授权)。
三、采用自主、开源指令集的厂商,这其中的代表是采用完全自主CPU指令集LoongArch的国芯鼻祖“龙芯”,以及采用开源指令集RISC-V联盟的国内厂商(如:中科院、阿里、腾讯),这些新厂商产品进步速度很快,其中龙芯团队基于多年的坚苦深耕,最新流片产品已达到接近2021年INTEL主流产品的单核和综合性能,而RISC-V联盟厂商因为参与厂商众多而发展速度喜人;但这两者都因软件生态不足,编译代码困难问题,难以短期内获得众多应用开发者的青睐。
作为企业数字化转核心动力的应用开发者们,所关心的问题便在于代码开发生态(甭管快慢能跑起来,出了问题能找支持),而对于测试和运维人员的关注点则在于性能(单核、多核)和稳定性,X86架构经历过充分时间打磨,可谓“独孤求败、傲视武林”,ARM虽然相对年轻,但也凭借移动终端领域的积累而获有众多开发人员的佣促,其他技术厂商则还需要迈过很多时间和技术的积累考验。
最后,面对国芯信创大潮,企业IT 选型架构师及IT专家们在信创技术路线中应该如何应对抉择?以下几个核心问题可以提供同业进行思考和交流:
1、企业现有信息系统是否必要迁移到信创,动力何在?
2、企业业务系统信创改造中,如何结合企业自身规划进行服务器信创技术路线(arm、x86、龙芯)选型?
3、企业迁移或使用信创硬件的行动规划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如何在未来不给企业埋坑?
嘉宾介绍
社区用户名:gavin_zhang 某股份制银行高级架构师
超过15年的IT从业经验,先后在国内外大型IT企业任职软件开发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和架构师,目前负责私有云基础设施的规划,了解云基础设施和微服务架构。
吴室长 某省农信资深工程师
主要负责省农信IT基础架构基础运维相关工作,擅长服务器、存储、容灾备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