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zhh321的回答

zhh321zhh321系统架构师中国人寿数据中心

以往我们谈到CMDB数据治理的主要印象是:配置流程规范+数据审计。从原理上,这是一种事后+上层控制的思路,策略上属于下策:
第一,事后控制不如事前、事中控制。流程上看,末端来纠错的成本肯定大于前期纠错成本。
第二,上层集中控制成本很高。可以想象,审计出来的问题数据怎么处理呢?真的考核到个人头上,华为或者一些外企这类组织执行力强的公司可以长期实施,但在绝大部分公司政治环境生态中,领导们还不至于为了CMDB大动干戈,可能把审计出来的问题数据进行公示也无关痛痒。CMDB在很多情况下还无法达到像运维安全那样形成公司上下共识,在强有力的管理要求下开展考核。要知道任何严密的组织结构都是需要一定能量来维持的,领导的权利支持、被管理者的抵制,需要的能量都是成本,而收益又是多少?

成本收益是有机体生存的底层策略之一。因此CMDB数据审计的思路应该是:通过流程设计想办法调整流程约束的时间结构,让数据检查动作提前,提高用户犯错成本,同时转移治理中的监督成本。举个例子,某个流程要求设备到货时某人某时刻录入CMDB,但执行人可能偷懒或者真的遗忘了,事后审计虽然形成闭环但效率低。更优的流程设计是把设备初验场景整合进流程里,如果没有录入CMDB则无法初验,流程在执行中就有人会跳出来拉响警报。请注意以往逻辑是业务先变更,再到CMDB登记,业务是因,CMDB是果。正确的思路把CMDB设计为某个业务活动的因,这样数据质量可以得到极大改善。
传统的数据审计模式还得有,但主要用来做存量数据基线盘点。考核责任人建议以产品为单位。考核手段尽量借力外部或现有的能量资源,譬如外部审计要求、安全要求、公司现有的奖励评选等等。让错误数据找得到责任人,同时让责任人自己感到鸭梨山大。

保险 · 2019-07-17
浏览1805

回答者

zhh321
系统架构师中国人寿数据中心
擅长领域: 系统运维大数据数据库

zhh321 最近回答过的问题

回答状态

  • 发布时间:2019-07-17
  • 关注会员:2 人
  • 回答浏览:1805
  •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