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oracle环境的小机,迁到X86平台,基础架构如何选型?
1、深信服超融合、联想超融合,跑iops大约每称2万、随机与顺序各占一半的oracle数据库环境,适合吗?
2、将跑在小机上面的oracle数据库,iops大约每称2万、随机与顺序各占一半。迁到X86架构,请问那种基础x86架构比较适合。
6回答
还是从业务量,对性能要求,对可用性要求来衡量;
1.一体机方案,Oracle一体机,沃趣一体机,云和恩墨也有;
2.X86服务器+光纤存储的方案,业界案例多比较成熟;
3.HCI超融合解决方案,不推荐跑关键业务的数据库,业界案例不多。
在回答如何为迁移选型这个问题前,首先需要了解为何要从小型机迁移到 x86 架构,用户的关注点在哪里?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
- 小型机硬件采购成本较高,硬件配件货源单一,维护成本较高。
- 小型机运维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市场上的相关技术人员并不普遍,用人成本较高。
- 小型机通常比较注重纵向的扩展,横向扩展相对比较困难。
- 很多新型、优秀的应用软件都是基于 x86 架构构建的。
如果单从应用需要 20000 iops 的混合读写能力,我相信在今天只要配置一个中高端存储(带 ssd 缓存加速),无论是用小型机,或是 x86 服务器,又或者是传统的虚拟化都可以实现的,更不用说使用超融合的架构(性能比较好的超融合方案单节点混合读写在 40000 以上,而且整体性能支持横向扩展)。在未来,业务规模是不断扩大的,业务类型也会不断增加,而不单纯局限于性能的提高。这种情况下,选择的架构应该是同时关注产品的横向扩展能力、成本优势以及易于管理等情况,为了平滑的迁移,更要考察厂家的服务能力。
在我看来选型超融合架构产品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 需支持大规模在线扩展能力,灵活应对业务系统资源需求的变化。
- 提供统一、易于管理的平台,降低对运维人员的技术要求。
- 全分布式的架构,不存在单点故障风险,有效保障业务连续性。
- 性能可随集群规模扩大而线性增长,并提供持续、稳定的高性能表现。
- 厂家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服务响应能力等。
是由于集团业务合并,业务量增长的很快,当前2万左右的IOPS,过半年后,预估计IOPS得10万以上。
当前的小机环境,如果直接升级,主机与存储都要换掉,后面的扩展性又不怎么好。
所以想改用超整合这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