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影响】存储跨中心双活方案设计阶段如何尽量降低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性能影响问题:因为双活系统在写入数据时,会写两次数据,尤其是通过复制功能写到远端存储的过程,传输链路的性能也会影响整体性能。在选型设计阶段该如何解决该难点?尽量降低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参与35

2同行回答

anikikonganikikong课题专家组数据库运维工程师中国民生银行
看到专家发了很多技术内容,很棒!顺便说说个人通俗理解。第一是延时无法避免。第二是只能选择少写次数。所以就往怎么少写去努力吧。方法有提高缓存机制,少写。提高写入块大小,使用较大的block设置,同样的量减少写入次数。最后,并发写。提高写数据的并发,例如ioserver,应用多线程...显示全部

看到专家发了很多技术内容,很棒!顺便说说个人通俗理解。第一是延时无法避免。第二是只能选择少写次数。所以就往怎么少写去努力吧。方法有提高缓存机制,少写。提高写入块大小,使用较大的block设置,同样的量减少写入次数。最后,并发写。提高写数据的并发,例如ioserver,应用多线程执行等。

收起
银行 · 2017-10-11
jxnxsdengyujxnxsdengyu课题专家组系统工程师江西农信
这个问题实际上存储双活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相比单存储直接提供读写来说,存储双活一定会增加读写响应时间,更别说存储还是跨两个不同数据中心的,随着距离的增加,理论上每增加100KM,会增加1ms的RTT(往返延迟时间),通常单个IO总耗时在1-3ms左右,就会认为单个存储I/O处理处于比较高...显示全部

这个问题实际上存储双活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相比单存储直接提供读写来说,存储双活一定会增加读写响应时间,更别说存储还是跨两个不同数据中心的,随着距离的增加,理论上每增加100KM,会增加1ms的RTT(往返延迟时间),通常单个IO总耗时在1-3ms左右,就会认为单个存储I/O处理处于比较高性能的模式,如果加上其他因素,如“数据头处理”和“并发”,1ms的“理论”延时增加的影响会成倍增加,将原本处于高性能模式的IO响应时间拉高,对应用或者数据库来说,“变慢”了。所以存储双活的初衷是只是为了高可用性和提高总体并发、吞吐量,并不是为了降低读写响应时间。那么我们在设计、选型存储双活方案时,就需要考虑如何尽量降低双活的存储所带来的性能降低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存储双活方案的读写流程:
(1)IBM SVC Enhanced Stretch Cluster(ESC)和HDS GAD等
IBM SVC ESC和HDS GAD的读写方式都很类似,这里就放在一起来看。
SVC ESC:
FFF2.jpg

FFF2.jpg

FFF1.jpg
FFF1.jpg

HDS GAD:
EEE.png
EEE.png

读:ESC和GAD在两个存储拉开到两个数据中心,形成AA模式的架构,对于读来说,是两个数据中心分别对各自中心的存储本地读,这样读来说不存在跨站点的RTT,读性能跟单存储是一样的。
写:某数据中心的写操作会先写到本地控制节点缓存,然后再跨站点同步至另一控制节点缓存中,并原路返回,告诉主机写操作完成,等到缓存达到一定的水位时,再刷入各自底层存储当中,这时的写操作存在1倍的跨站点RTT。当两个数据中心都要对某一数据块写操作时,会先在缓存表对应的数据块中加锁,并同步锁信息至对端缓存表,实现双活存储的写并发。所以写也是本地写的方式,性能跟单存储比是降低的。
(2)SVC HyperSwap
SVC HyperSwap的HyperSwap卷有master和aux之分,读写复杂度也高很多,master卷所在站点的主机读写是本地读本地写,而aux卷所在站点的主机读写方式是转发模式。
GGG1.jpg
GGG1.jpg

GGG2.jpg
GGG2.jpg

假设初始化后,Site1的卷为Master卷,Site2的卷为Aux卷
读:
Site1读I/O
1.主机向SVC I/O Group1的任意一个节点发送读请求
2.SVC I/O Group1将该请求传至Storage Pool1
3.Storage Pool1响应请求,并将数据传至SVC I/O Group1
4.SVC I/O Group1将数据结果传至主机
Site2读I/O
1.主机向SVC I/O Group2的任意一个节点发送读请求
2.SVC I/O Group2将该请求转发至SVC I/O Group1
3.SVC I/O Group1将请求传至Storage Pool1
4.Storage Pool1响应请求,并将数据传至SVC I/O Group1
5.SVC I/O Group1将数据回传给SVC I/O Group2
6.SVC I/O Group2将数据结果传至主机
所以可以看到AUX卷所在站点的主机需要跨站点读对端存储,存在1倍的RTT,而MASTER卷所在的主机读IO和单存储性能相差无几。
写:
Site1写I/O
1.主机向Site1的其中一个SVC节点2发送写I/O请求
2.该SVC节点2将写I/O写入缓存
3.该SVC节点2将写I/O同步至节点1缓存,并同时通过MM发送写I/O至站点2的节点3和节点4
4.SVC节点1、3、4陆续回复节点2的写响应
5.SVC节点2回复主机写响应
6.两个站点的SVC节点分别将缓存写入各自站点的存储当中
Site2写I/O
1.主机向Site2的其中一个SVC节点3发送写I/O请求
2.该SVC节点3将写I/O转发至Site1的任意SVC节点2
3.SVC节点2将写I/O写入缓存
4.该SVC节点2将写I/O同步至节点1缓存,并同时通过MM发送写I/O至站点2的节点3和节点4
5.SVC节点1、3、4陆续回复节点2的写响应
6.SVC节点2回复SVC节点3的转发响应
7.SVC节点3回复主机的写响应
8.两个站点的SVC节点分别将缓存写入各自站点的存储当中
同理,AUX卷所在站点的主机需要跨站点写对端存储,并且回写AUX卷底层存储,总共存在2倍的RTT,而MASTER卷所在的主机写IO和单存储性能相差无几。
所以很明显,SVC HYPERSWAP的SVC节点是跨站点双活,而存储则为ACTIVE-STANDBY。
(3)NetApp MCC
MCC的双活方式实际上是两个数据中心的存储互为镜像,各自提供不同的存储服务。
AAA.png
AAA.png

对于AGGX来说,为站点A的主机提供本地读和本地写,并通过集群节点的NVRAM写日志同步至站点B,维持数据一致性,也是等到日志达到水位线,刷入底层存储当中。
对于AGGY来说,也是类似,为站点B的主机提供本地读和本地写,并同步NVRAM的写日志至站点A。MCC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两个站点存储的双活,MCC集群节点也是双活,但对于某一应用主机来说,实则只在一个站点活动。
性能方面,MCC的读性能和单存储类似,写性能存在1倍的RTT。
(4)SVC Vplex Metro
Vplex Metro和其他三种方式都不一样,是一种分布式的存储双活/多活架构。Vplex没有写缓存,有了分布式缓存,标榜为access anywhere
BBB.png
BBB.png

没有写缓存就意味了,主机对VPLEX的写是透写模式,主机的写IO只是经过VPLEX的虚拟化直接落入到底层存储,并在分布式缓存目录表中记录这个写IO是通过哪个VPLEX引擎写入的。当需要对该数据块进行读操作时,先是在分布式缓存目录中查找数据块是通过哪个VPLEX引擎写入的,然后再通过本地的VPLEX引擎转发该读请求至上一次写入该数据块的VPLEX引擎,通过它来读取它后端的存储,最终原路返回。另外,对于写入的IO,透穿过VPLEX写底层存储时,还将同步一份IO副本至另一VPLEX引擎的底层存储。
所以可以看到,对于某数据中心VPLEX的读操作来说,如果刚好上次该数据块的写操作时也是发在该VPLEX中,那么读是本地读,亲和性好。如果刚好上次该数据块的的写操作不是在该VPLEX,那么就需要跨站点进行读操作,亲和性弱,存在1倍的跨站点RTT;对于写,都是本地写,只不过需要将该写IO同步至另一站点的底层存储,也存在1倍的跨站点RTT。

好了,写了这么多,将几种主流的存储双活架构的读写操作流程写清楚了。简单对比如下:
VVV.jpg

VVV.jpg

归根到底,我们最想要的存储跨中心双活,就是为了让两个数据中心的主机对存储的读写,尽量本地读和本地写,或者本地读,减少跨中心写。这是“尽量降低对整体性能的影响”的最直接的方法!
首先是读写比例问题,不能将读写比例过小的应用放到双活存储系统中。
再是距离对读写RTT的放大问题,读写响应时间越敏感,距离越不能过远。
最后是想尽办法,减少跨中心写,这里有很多办法,比如通过数据库的分库分表,将应用分割至两个站点,热点数据分离;增大缓冲池,尽量减少直接的写存储操作等。

收起
银行 · 2017-09-21
浏览2841

提问者

jxnxsdengyu
系统工程师江西农信
擅长领域: 存储灾备双活

问题来自

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问题状态

  • 发布时间:2017-09-20
  • 关注会员:2 人
  • 问题浏览:5483
  • 最近回答:2017-10-11
  •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