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数据中心战略规划

本资料无预览

如感兴趣请购买后下载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一、前言:
企业的数据中心的发展过程是从成本中心演变为服务中心, 其功能也从支撑业务发展到驱动业务,然后进一步成为业务创新的加速器。未来的数据中心将是智慧的、绿色的灵活支撑业务发展的卓越数据中心,实现监控可视化、控制自动化、管理流程化,并最终实现基于优化架构的公司治理。
此次营业系统升级,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完成集团领导提出的十年不落后的先进性要求,需要我们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丛宏观上制定企业IT战略规划,掌握国际上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及方法。
又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实作好系统升级工作。
IT就是服务,要求企业数据中心从成本中心向创新中心,从IT技术辅助向服务中心转变。
IT基础架构和设施的设计要求至少来自服务水平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和容量规划的结果。
云计算是近年新兴的一个理念,是采用虚拟化技术将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组成,成为一个资源池,为用户提供IT服务。例如,利用IBM刀片服务器BLADECENTER H,存放客户机的镜像,用瘦客户机和零客户机替代微机,可以获取管理、成本等优势。
数据库和交易型业务,ERP负荷不适合利用云计算,因为移植成本和风险太高。那些容易标准化的应用适合云计算,如WEB服务和OA。

二、供水数据中心战略规划
自哈尔滨市开始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新战略以来,原本凌乱的产业布局开始清晰:北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战场;南拓,是先进制造业的摇篮;中兴,是服务业集聚最好场所;强县,为绿色食品、养殖、风力发电等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哈尔滨供排水集团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供水数据中心战略规划线路图。
    当前不论国际咨询公司还是国内的咨询公司,实施信息化规划的过程大同小异,基本上按照一个思路:在分析企业战略、业务架构、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即现状评估As is),以企业架构战略为目标,明确业务架构,遵循“战略驱动和业务导向”的原则,确定信息化战略目标,制定信息化架构(即未来架构规划 To be),最终通过信息化差距分析,制定信息化规划内容的实施路线(实施计划)。常见的信息化规划过程如下图所示:

信息化规划过程模型
现状评估(As is)现有的信息资料收集,包含:与业务部门进行访谈,了解业务现状,业务流程以及信息技术对业务的支持情况;与企业领导访谈,了解企业战略对未来信息化的影响;与信息部门人员访谈,分析和评估信息技术的现状及信息化战略。
  未来架构规划(To be)规划未来信息化建设愿景,制定信息化战略和信息化架构,信息化架构包含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和信息化治理架构等四大架构,详见信息化架构示例。

  实施计划主要通过信息化愿景跟信息化现状进行差距分析,确定未来要建设的信息化项目,特别是各项目需要的资源、依赖关系、先后顺序、投资估算等;确定组织架构和流程、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成功要素,实施风险等,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个步骤之外,从项目管理角度还包含项目启动、项目验收汇报等。
信息化规划架构模型,保证规划内容的完整性
  基于Zachman的“使用一个逻辑的企业构造蓝图”的思想以及“企业战略与信息架构之间的一致性”原则,信息化规划架构模型按照战略到架构,业务到技术的框架模式,信息化规划模型由企业战略、信息化战略(IT Strategy,ITS)、业务架构、信息化架构(IT Architecture)构成。企业战略由业务架构支撑和实现,信息化战略由企业战略推导出,信息化战略由信息化架构支撑最终落地实现,信息化架构全面地支持业务架构。信息化架构需要从信息化战略来看信息化架构中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业务功能和流程的影响,给出如何对信息化进行治理的框架。如下图所示:

信息化规划架构模型
  企业战略是设立企业远景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轨迹进行的总体性、指导性总体规划,企业战略是信息化战略的最重要的依据。
  信息化战略是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确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愿景、重点,以确保信息化对于企业战略的支持。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应从企业战略而不是从技术本身出发,是通过技术和业务的结合驱动信息化战略,当然随着应用的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信息化战略还会触发新的企业战略,如互联网技术对当前很多传统企业的企业战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传统企业战略重心纷纷转向电子商务。
  业务架构是连接企业战略和信息技术架构的桥梁,业务架构向上支撑着企业战略的落地实现,向下是信息技术架构设计的依据。业务架构描述了企业应该具有的业务功能以及业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各个业务功能构成贯彻企业业务战略的企业基本业务运作模式。业务功能可以参考IBM的业务组件模型(Component Business Model,CBM),CBM从企业战略出发,将其总体功能分解到各个功能域,然后每个功能域分别从指挥、控制、执行三个层次将各个功能域所应实现的能力进一步分解到各业务组件。每一项业务功能最终都是依靠有组织的人按照特定的业务流程来完成的,因此需要明确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同时为了保证每一项业务功能能够很好的实现,需要通过绩效体系进行监控。功能、组织、流程和绩效组成的业务架构基本内容,是信息化架构的基础。
  信息化架构基于信息化战略和业务架构,包含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和信息化治理架构。是信息化规划的核心内容。信息化战略和信息化架构是信息化规划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战略用于保证信息化架构和业务目标的一致性,信息化架构的设计和管理,需要遵照信息化战略的指导,支持业务的实现。信息化架构的设计需要遵循企业架构提供的设计原则,指导信息化架构各个组成部分的实施。
信息化架构
  当前各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每年都会产生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概念,如SOA、云计算等,但是总体上,信息化架构总体框架是稳定的,即包含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和信息化治理架构,不管采用哪种技术,不论是J2EE和.NET,其总体框架是一致的。如下图所示:

信息化架构示例
  应用架构:应用架构根据业务架构的总体要求,描述支撑业务和管理的应用系统、主要功能和功能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未来应用架构的部署模式。应用架构根据业务架构的总体要求,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各种业务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形成规范、完整、灵活、可扩展的应用系统功能及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
  数据架构:描述企业的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结构以及数据管理资源,包括数据的规类、与业务应用的关系、数据的使用和管理策略等。数据架构是信息化架构的核心之一。数据架构的主要作用:一是要识别出企业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需要由应用系统处理的主要数据类型;二是数据管理的需要,明确企业的核心业务数据,保证这些数据在整个企业层面的一致性、完整性与准确性;三是分析业务运作模式的本质,为未来核心应用系统的确定以及分析不同应用系统间的集成关系提供依据。数据架构规划主要包括数据定义、数据部署与数据管理三部分。
  技术架构:描述应用架构实现所采用的技术,同时也包括支持应用系统部署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技术架构由企业级应用集成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安全平台组成。技术架构描述了应用架构实现所采用的技术,同时也包括支持业务系统部署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技术架构建议基于SOA理念,遵循J2EE和.NET共存、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并存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前前沿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建立具有开放性、标准化和安全的企业级集成架构和基础设施平台。
  信息化治理架构:信息化治理(IT Governance)是国际信息化领域中一个很新的概念,信息化治理即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为鼓励期望行为而明确的决策权归属和责任担当框架。信息化治理对企业的信息化决策机制、信息化组织架构、信息化资源、信息化流程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信息化治理建议。信息化治理架构以COB信息化理论为指导,结合ISO/IEC17799、ISO/IEC20000、ITIL和PRINCE2等体系标准,以“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改进(Action)”模式,来规划和设计信息化治理架构,包括治理框架、治理组织、运作机制、治理体系。
    企业云通过采用硬件设备虚拟化、软件版本标准化、系统管理自动化和服务流程一体化等手段,把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成为一个以服务为中心的运行平台,资源的使用方式从专有独占方式转变成完全共享方式,运行环境可以自动部署和调整资源分配,实现资源随需掌控,
从而帮助客户建立一个基于业务的资源共享、服务集中和自动化的开放数据中心。
    云计算成为推动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理念,以“一切皆服务”和“资源按需供应”的理念跨越人员、技术和流程进行全面的改造。
  • 人员管理:把数据中心人员培训的重点从操作(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转移到业务分析;打破隔离人员的种种 “藩篱”,围绕IT服务组织人员工作和相互协作,从而加速应变和决策。
  • 技术:全面贯彻标准化和模块化的IT设计和实施规范,基于各种开放性标准来整合软硬件设备,通过虚拟化和自动化来构建融合基础设施,实施跨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开放的管理,把数据中心改造为一个适于部署云的动态和共享环境。
  流程改造:全面实现标准化,建立高效、可重复的流程,在数据中心资源供应、变更和配置等多个领域实现流程自动化,确保在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等各个层次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合规和可审计的服务。
    必须对数据中心架构中各个层次进行全面改造,才能取得预期的业务成效:
    机房设施:以高效节能的绿色机房设施取代陈旧的机房配置,支持7×24小时连续服务,并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IT基础设施:通过模块化、标准化和虚拟化建立富有弹性的融合基础设施。
    服务管理:以“一切皆服务”为指导思想,实现数据中心服务供应和所有流程的全面自动化,使服务可共享,从而实现把服务供应从几个月缩短到几分钟以降低成本和加速响应。
   应用软件和信息管理:按照多租户和数据统一管理的模式来改造现有应用和开发新应用,逐步把应用和信息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上。
    操作和管理自动化:为了避免手工操作和管理的种种弊病,在向云计算过渡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数据中心操作和管理的全面自动化。
    云计算是IT技术不断演进的结果。上世纪末,整合、虚拟化、自动化、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网格计算,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处理和Web服务等技术已相当成熟,为云计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数据中心变革发展到云计算也经历了数据中心的整合、虚拟化、自动化,服务为中心的企业私有云。
    不通过整合、简化数据中心,就不可能很好地实施虚拟化;不实施虚拟化、建立脱离IT设备物理属性的共享资源池,就不可能很好地实现自动化,进而实施以服务为中心的云计算。IT技术沿着这一历程的发展将推动数据中心不断前进,创造新的业务价值。
云计算提供的新价值
  新的访问:加速从面向技术到面向服务的转移,实现随时随地访问任何服务。
    新的能力:由按订单建造过渡到按订单配置,实现为全球级用户服务和支持多租户模式,提供大规模可伸缩和弹性的运行环境, 大大提高企业的IT敏捷性。
    新的连接:从应用与数据绑定过渡到应用与数据分开建立新的连接,支持应用的集成以及系统的连接和融合, 提高新应用的开发速度和创新水平, 支持大规模协作, 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力。
                    数据中心战略规划图

运用虚拟化优化IT资源
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桌面虚拟化
规划中的平台蓝图
    营业收费系统提供计费交易服务,利用GOLDENGATE软件,一将营业收费系统数据实时传递到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二进行软件容灾。COGNOS负责数据分析报表和数据挖掘,客户关系系统负责对大客户服务,利用呼叫中心,对欠费客户进行语音催缴。呼叫中心的计算机应该是采用桌面虚拟化的零客户端。利用weblogic软件提供三层架构,进行企业工作流程进行管理。
    网络升级目标是利用MPLS VPN技术将办公网络和业务网络分开,利用IP语音电话改造目前的企业分支机构的内线和外线电话。
    中心机房利用IBM和APC机柜进行整合,引入机房专用空调进行制冷。各种中间件服务器,全部采用IBM HS22刀片服务器整合,放入IBM Bladecenter H刀片中心中。
利用IBM磁盘阵列DS53000,整合企业的数据存储。
2011-10-14
浏览3404
下载1

已下载用户的评价

您还未下载该资料,不能发表评价;
查看我的 待评价资源
本资料还没有评价。

贡献者

lzguo568系统管理员,哈尔滨供排水集团
X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