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zzqiang
作者chinesezzqiang课题专家组·2018-07-05 14:48
信息技术经理·M

车联网发力的主力军应是汽车企业而非互联网巨头

字数 3329阅读 4857评论 1赞 3

引言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物联网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其覆盖范围也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如传统制造业、医疗机构、智能穿戴设备等等。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衍生,自2010年在中国兴起以来,已经有8年的发展历程。智能车载终端、网联车、互联网汽车、自动驾驶等关键词也成为人们搜索及关注的热点话题。无论是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还是BAT等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布局车联网市场,可见车联网正在进入产业爆发的新阶段。那么车联网究竟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将来,汽车不仅仅只是一个代步工具,更是一个可以载人移动的“电脑”。通过它可以实现人车互联、人人互联及车车互联。人们可以在车里上网听歌看电影,通过车内导航系统实现地图查看及位置定位;通过与芯片技术结合实现车体健康探测及指令控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实现自动驾驶、自动泊车及智能道路选择等功能。

车辆在行进过程中,人们只需要通过语音或者按钮,就可以坐在车里体验这种全新的“驾驶”模式,这就是车联网可以带来的好处,也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不限于这些功能。

强强联合抢占先机

任何产业和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与支持,车联网也不例外。政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和支持车联网的发展:

  • 一是完善对车联网产业的规划,确定其总体发展思路,构建整体框架,让参与车联网建设的各方力量有章可循;
  • 二是在财政、信贷等多方面对车联网产业进行扶持,大力培育市场对车联网应用的需求;
  • 三是尽快制定和完善车联网相关法规及标准体系,使车联网成为一个开放、安全、可信任的协作平台;

根据《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将初步建立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2025年,我国将系统形成能够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基于企业和行业对车联网前景的高度重视与好评,由52家国内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发起组建了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同时发布了《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白皮书》,分析了车联网相关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

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消费国,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企业的发展策略上,都会持续在物联网上发力,所以车联网的市场前景不容小视。为此,国内外的各大汽车厂商或是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寻找合作,共同发力车联网市场。例如奇瑞汽车与韩国SK电讯联合组建“车联网技术联合实验室”,华为与奥迪合作共同发力车联网,百度与宝马展开车联网业务合作等等。

汽车企业将成为车联网未来发力的主力军

提起车联网,可能大家的头脑中会立刻浮现出谷歌、BAT(百度、阿里、腾讯)这样互联网巨头的名字。虽然车联网中有“联网”二字,但是真正在车联网热潮中起到发力点的应该是各种汽车制造厂商。而互联网公司及更多的与车联网相关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更多的是汽车厂商的合作伙伴,辅助加速车联网的落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汽车企业才是车联网的主力军。

  • 除互联网及相关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外,像包括宝马、奔驰、沃尔沃在内的很多汽车企业,都把车联网放在了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将其看成了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 国家对车企的支持。国家发改委已启动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智能汽车战略”)起草工作,将明确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智能汽车发展的战略方向、发展目标、主要路径、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使其成为引领我国智能汽车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并在战略中提出近期行动计划,确保战略尽早启动、有序实施,其政策扶持对象重点是国内的各大车企。
  • 汽车企业的关注点往往是安全,互联网企业关注点是快速迭代。所以导致汽车产品的研发周期要比互联网产品的研发周期长的多。由于这样的差别,使得两者很难实现同步。同时汽车企业更希望自己开发相关技术,这样更能保证车辆整体的可靠性。
  • 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其核心价值则是驾驶感是否舒适和安全,对这个核心价值的影响并非信息系统,而是最基础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这是科技公司很难依靠软件的优势提升用户体验的。因此,车联网的技术只能是由传统汽车厂商,尤其是现在的汽车业巨头来主导,毕竟汽车不比手机,科技公司不可能心血来潮后自己建设一条生产线来造汽车。

技术创新助力车联网发展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中最有发展前景的应用领域,虽然经历了8年多的发展,但是车联网的发展速度却显得相对较为缓慢。即使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也因为许多客观原因而难以快速发展。由于车联网涉及到互联网技术与通信技术,所以单单的依靠车企自身的技术能力是很难完成车联网全链路的技术突破的。由此,很多的互联网巨头及通信巨头纷纷与各大汽车企业合作,共同发力车联网。

通过与通信巨头的合作,共同研发符合标准的车载终端通信方式,用来解决数据的传输和容量问题。将收集到的车体信息通过GPS、4G、甚至5G等热门技术进行传输。通信链路与后端的IT系统相关联,将数据进行收集。通过IT企业提供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可以存储并处理大量的车载信息,数据按照相关的规则进行自动过滤和治理,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商业活动。

其实车联网的本质就是使车辆网络化智能化。通过各种先进的IT技术,使车联网数据服务各行各业。如保险业、智能交通、物流、智能制造、维修、租赁甚至紧急救援等等。

车联网发展的阻力

当然任何技术或者行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车联网作为通信企业、IT企业及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虽然有各大媒体的鼎立推送与宣传,让大家感觉到车联网已经来了,可以通过其进行各种互联互通及便捷的服务。但是8个年头已经过去,车联网并没有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在各类汽车上普及,如我们可以在汽车上购物、提前知道道路情况,实现规模效应的自动驾驶等。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使得车联网还不能被广泛的应用。

1.技术标准不统一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车联网作为国家扶持的战略工程,自然受到国内外较多的关注。各家汽车厂商都各显神通,定制化自己的车载终端,有的使用安卓系统,有的使用苹果系统,有的甚至是普通的T-Box。由此造成接口标准不一,安全标准各异,以及缺乏统一的应用等。进而导致车联网的渗透情况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准,功能上也比较简单,更无法达到智能化的水平。总之,产品可以丰富,但是标准必须统一。

2.商业模式复杂
如果没有合理的商业模式,再好的项目,也会无疾而终。就目前情况而言,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对于车联网的价值定位并不明确。有的认为车联网是用来提升品牌形象,提高附加价值,从而促进汽车销售的。有的认为应该不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直接赚取车联网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利润,更有的认为车联网是构建产业数字化服务生态的入口与基础。可以说,由于价值点并不清晰,导致大多数车企还都处于观望阶段,对后期车联网的盈利模式有待探索。

3.汽车前装发展慢
车联网能否成功或者盈利,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汽车的前装市场。目前来看,前装市场的发展较为缓慢,因为整车厂对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尤为重视,并非短时期内可以解决。所以导致车联网的普及度、认知度无法快速被认同,影响了车联网的发展进程。

4.用户需求低迷
目前消费者购买汽车的主要用途还是代步工具,并没有意识到车辆上的装置可以为生活、工作带来何种便利。所以对于已经衍生出的各类智能硬件、增值服务、APP等产品用户整体反应平平。对于提升用户需求,使其对车联网应用产生依赖,必须有与之相关的生态型产品作为基石。

从现阶段看,汽车实体仍然是消费者的需求核心,但是随着时间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渗透,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结论

车联网还是要“车”先行,联网辅助。汽车制造企业作为实体车辆的设计及生产方,具备得天独厚前装优势。在考虑整车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开发力量,实现车载端的统一。通过互联网企业及通信巨头的合作,实现互联网互通。利用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价值数据挖掘。所以车联网在未来必将成为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力点,车联网也会为汽车制造企业带来丰厚的市场回报,改变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形成真正的智能制造,智能互联。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3

添加新评论1 条评论

wuwenpinwuwenpin软件开发工程师南京
2018-07-31 18:40
不错,学习学习。
Ctrl+Enter 发表

本文隶属于专栏

趋势观点
本专栏的文章全部来自国内外行业或领域一线最强实践专家的深刻洞察,他们的分享如同为正在摸索前进的更多同行和企业带来一盏明灯。他们的观点也为企业迎接趋势挑战、克服各种困难提供了最好争议的标的。希望有更多一线最强实践专家加入趋势观点栏目,你们是推动中国企业IT应用最值得尊敬的人。

作者其他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相关资料

X社区推广